神楽坂雪紀的投研笔记

呐、现在可以和你见面吗?我、等着你哟......

0%

约翰·墨菲写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全书十六章,有一些内容还是比较有价值的,经得起逻辑的推敲。

前两章是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对道氏理论的引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图表和趋势的定义,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反转形态和持续形态的介绍,第七章成交量和持仓量,第八章一直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各种衍生的指标,第十五章是结合计算机的一些展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动化交易系统和更进一步的量化交易系统,第十六章介绍资金管理和交易策略。

阅读全文 »

一个金融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如果它的限定条件越多,通常其应用范围越狭窄、通用性越差、逻辑越过拟合。波浪理论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

波浪理论的其中一个问题就在于定义浪的条件太多,这样难以推导演绎其内在逻辑,事实上原作者自己也在书中提到,对于波浪理论为什么定义五浪三浪的问题艾略特本人也没有去细究,实际上是根本细究不了。

阅读全文 »

金融怪杰很早以前就在学校图书馆F区看到过,但没有看里面的内容,因为书名听起来挺野鸡的。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有关注的博主引用了金融怪杰里面的内容,觉得很戳我,就决定找一本来看看。

交易员也是肉长的,踏空或者止损的时候可能需要做心理按摩,这本书很适合在这样的场景下翻一翻,找个闲暇的午后。

史瓦格的金融怪杰系列有好几本,粗略的查了一下,至少有下面几本,最近看完的是最新出版的那一本,其他几本有空了再看。

阅读全文 »

06/01:需求是锚

农产品的需求相对稳定,人要吃饭,牲畜也要吃饭,吃饭是刚需,所以做刚需类的农产品,主要关注的变量是供给和物流:种植面积、单产(天气、自然灾害是核心影响因素)、物流(运河水位、港口罢工、通关等)、贸易政策,前两个因素决定全球平衡表的库存中枢,后两个因素提供波动的脉冲,顺势跟着炒作吃一波,情绪消退跟着做回归又可以吃一波。

阅读全文 »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回老家送走了老人,整理文件类遗物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破碎发黄按满手印的纸张竟然能够把建国以来的历史全部串起来,我觉得这是民间视角下最贴近现实的历史信物。

另外家里还有孩子高考结束了,早两个月前我就开始憋书信,我本希望以文字的形式为后辈分享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少走弯路,也希望对方能尽早规划并追逐幸福。

阅读全文 »

上周五刚起床,就看到快讯推送以色列对伊朗展开了军事行动,此时我手上还持有两天前刚开的焦煤空单,基于情绪充分释放后的回调位置开仓的下单逻辑。

在那之前,供需层面上游因胀库减产,多头看到减产,空头看到胀库。量价呈现减仓上行、增仓下行的短期空头主导特点。盘面小时线上焦煤09的价格在前一晚刚刚摸到760,如果确切地跌破这一价格,就可以认为前期炒作的蒙煤、安监小作文都被证伪了。

阅读全文 »

落雪尘埃是我很久以前关注的微博上的一位期货交易大佬,从他分享的文字中可以汲取力量,我既瞻仰又感恩。

现在的互联网管理制度之下,很多论坛上宝贵的文字都丢失了,以前的天涯、后来的贴吧、还有新浪博客等等,所以我整理了落雪大佬的回忆录并保存在本地,一方面防止互联网激荡变革可能造成的内容不可访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常看常新。

真实的交易回忆录能在低谷期给我力量和勇气,我对这样毫无保留的分享表达十足的感激!

阅读全文 »

05/23:持有浮亏头寸时,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理变化

持仓浮亏了一周的时候,可能就3个交易日吧,内心潜意识里想的就是扛到浮赢了就要赶紧跑,这是典型的散户心理,浮亏死扛、扛到浮赢了就跑路的心理,会阻碍赚大钱,最终的结果就是赚小钱亏大钱。

当然,扛亏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需要止损,哪怕是期权。因为持有浮亏的单子会一直影响心态,影响操作,以至于在开仓的点位时机出来时不敢入场,无法开出新的单子来。

阅读全文 »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2012-2020投资随笔》这本书据说是砥俊资产内部学习资料,网上确实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叶老师曾经提到过在拜访梁瑞安时要了几本拿回去学习。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有机会拜读到这本书。

网上能找到的都是一些零星的随笔,整理转载之。

梁瑞安本人的介绍:

阅读全文 »

人始终在学习在进步,逐步加深了关于交易的很多东西的理解,对看图施工的理解、对读盘面本身的理解、对分析的理解、对叙事的理解、对卖方的理解、对一致性的理解,等等。

总结一下几个关键词,大概就是:

对盘面要更加重视、仓位都是大胆试错试出来的、投机要更加重视短期、卖方唯一的价值是以锦上添花的方式弥补自己逻辑的片面性、少预测、不要线性外推、先参与再观察后分析、事后归因交给卖方

阅读全文 »

刷到夏宇写的两篇对抄底的灵魂拷问,还是案例比较打动人心,转载之。

过去我喜欢精简的结论,典型的比如中式教材,我吐槽西方的书总是废话连篇,明明书中的观点一个序章就足够表达了,为啥写那么厚那么多废话。后来我发现只会复读结论是远远不够的,知行合一需要从实践中总结感悟,所以现在我更喜欢各种鲜活的案例。

关于抄底,我比较深刻的案例是工业硅和玻璃,尤其是工业硅,因为经历过。然而周期走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抄底被抄家的鲜活案例到处都是。

阅读全文 »

最近看了一眼工业硅,跌到8100了,属实是离谱,从业第四年,算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成本坍塌的威力。

我去年加过一个测算工业硅成本的群,那时候大概924的情绪刚消散没多久,SI主力合约从2411切到了2412,仓单最廉价交割品锚定到553,盘面价格在经历了前期421跌到9600上下之后,又从553的12600附近开始继续开启下跌。

在新规切换后,就有很多的卖方机构写了好多厕纸认为SI跌到位了,平衡表线性外推再加上当时的成本,确实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

阅读全文 »

在公众号八咏小筑的一篇文章《投产,如何影响商品价格节奏?》中,以24年底氧化铝 - 烧碱这个产业链为例,分析了投产逻辑对商品价格节奏的传导过程,拿起笔记认真的学习了,并做了笔记总结。

上游投产的价格运行模式

模式抽象:供应端现实偏紧,预期未来某个阶段供应会转宽松。

阅读全文 »

落雪周二晚上直播分享了一些经验,做了点笔记。

  1. 关于分析:一两句话就要能说出本质、主要矛盾,长篇大论写一堆文章还说不清楚主要矛盾的都是键盘侠。卖方研究员都是键盘侠。

  2. 关于技术分析:从不排斥技术分析,实际上供需要分析、技术要分析、政策要分析、资金也要分析,但只做自己擅长的行情。

阅读全文 »

交易者沉浮在市场里,最好每天都要有进步。

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现在去回看过去写的文章,无论是感悟的文章,还是框架的文章,我感觉都写得挺幼稚的。

之前在纠结交易的术,具体是在纠结到底我选择回调开仓呢还是选择突破开仓呢?交易对一致性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招胜有招”实际上指的是思路而非操作。只要是操作那就是术,那就得保持一致性。

阅读全文 »

学习阶段最好的策略就是模仿,找赚钱的大佬们模仿,找盈利的人交流。

这篇文章很早以前也是躺在vscode里面的零散的只言片语,起先是我复制粘贴的一些核心观点,最近整理vscode,重新看了一下这个草稿,与初次看时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遂整理之,文中的观点及内容主要来自培风客、BFC汇谈、沧海一土狗、纳兰容客等。

阅读全文 »

这篇感悟很凌乱,也是记录在vscode中的,引用了很多文章中的投研价值观表述。

粗略回忆了下,有CFC的田亚雄、微博的纳兰容客、公众号的磊哥、培风客、林广茂、晓策佬、Jerry Ma、葛卫东、交易员LQ等。

很多前辈们的总结,初读起来会觉得有道理,用林广茂的话说,这是“知道”。“知道”其实没啥卵用,我刚入行的时候就知道要止损,但我真正用反复刻骨铭心的堆积来理解止损,花了三年时间。这是“悟道”。

阅读全文 »

403黑天鹅已经过了一个月,那时候在vscode上草草写的感想草稿一直没有整理成文章,今天来好好梳理一下。行文口水话一点,说人话。

有蛮多感悟的其实。还是得说,3号那天下午6点左右,拍断了大腿后悔没有做空橡胶,即便期权我都没有赌进去,理由是【若无大浮盈则要空仓过节】的思想钢印。到了开盘那天则是庆幸还好我特么的没有做反,还好我对止损的严格要求一直在帮我规避这些潜在的能让我爆炸的事件。

阅读全文 »

这个市场是由供需主线情绪主线互相交织的运行状态,除了对基本面供需主线的深刻理解外,还需要对情绪主线的倾听感悟和即时把握。

正所谓“他们的判断依然停留在数据的第1维和事实的第2维,但他们所参与的这场游戏却是在情绪的第3维和梦想的第4维展开的”。因此,基本面很重要,但市场对基本面的解读更重要,实际上这个市场大部分的行情节奏都是群体的情绪预期+资金博弈所驱动。基本面还是那个基本面,但价格已经来回了几个轮回,就是这个原因。

阅读全文 »

  • 每建1平方米所需的螺纹钢是40-45公斤。

  • 统计局给了房地产施工、新开工、竣工面积三个指标的填报来源,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分项目填报。

  • 新开工面积:是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房屋建筑面积。不包括上期开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以及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房屋的开工应以房屋正式开始破土刨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的日期为准。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