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 Ma最近有一篇文章中对黑色系的价格涨跌规律做了一个定性,即正反馈驱动上涨,负反馈驱动下跌。十分简洁精炼的总结,对价格的影响因素做减法,对我们观测的不稳定的数据对象做减法,力求抓住主要矛盾,受益匪浅。
我们先梳理一下正负反馈背后的价格规律,再对价格规律做一个简单的复盘,在历史中寻找有哪些打破规律的情况,进而可以帮助我们在应用简化的价格规律时,可以对潜在的可能短期超越规律的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Jerry Ma最近有一篇文章中对黑色系的价格涨跌规律做了一个定性,即正反馈驱动上涨,负反馈驱动下跌。十分简洁精炼的总结,对价格的影响因素做减法,对我们观测的不稳定的数据对象做减法,力求抓住主要矛盾,受益匪浅。
我们先梳理一下正负反馈背后的价格规律,再对价格规律做一个简单的复盘,在历史中寻找有哪些打破规律的情况,进而可以帮助我们在应用简化的价格规律时,可以对潜在的可能短期超越规律的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在短久期标的投机交易的范畴中,绝对不要被长期逻辑的相对高确定性麻痹,而忽视和掩盖了短期逻辑择时的必要性,否则容易被温水煮青蛙。
交易就是“试错-等待”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确定性可言。事后的合理性并不代表事前的确定性,这意味着每一次交易都是一次新的试错,历史经验并没有那么管用。如何保持心态平稳,赚了钱不飘、亏了钱不气馁,才是每位交易员的必修课。
技术分析的边际收益不及基本面分析,渐渐地觉察到,对于个人的体系来说,最核心的东西是判断方向和节奏,或者进一步讲,判断出是区间震荡、还是震荡涨跌、还是单边涨跌,换言之,给市场定性,给市场界定边界。
市场定性不同,操作思路也是很不同的,单边的上涨和下跌中适合逢突破买入,此时任何位置追进去都是合适的,如果用回调买入的思路,将等不到回调,真等到回调的时候,最流畅的行情阶段已经过去了,并且趋势基本也已经走完了一大半。
重势不重价,这句话隐含了交易中的很多基本原则,比如要顺势,严禁逆势扛单;比如要止损,严禁浮亏加仓;比如反对恐高情绪和抄底情结。
逆势没有问题,顺大势逆小势找入场点可以把止损幅度缩小;
单独扛单也没有问题,除非是tick级高频,周期稍微大一点开仓进去都会存在短时间的浮亏。
氧化铝去年下半年的上涨行情,以及伴随暴涨之后今年一季度的下跌行情,用一句大风大浪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价格的上涨超出了预期,下跌也同样超出了很多预期。再次回顾,氧化铝去年3%的供需缺口带来40%的价格上涨。
氧化铝-烧碱这条产业链的逻辑转折很有复盘的价值。
SGS、ITS和Amspec在棕榈油出口数据统计上虽大体框架相似,但统计方式和样本存在一定差别,这也导致三家的数据往往不一致。主要差异体现在:数据收集渠道侧重不同
、统计样本覆盖范围不同
、检验方法和标准细微不同
、样本选取时间不同
、数据处理和录入误差
、企业信息报送差异
。
但核心差异我认为是在统计样本上,其他差异都不太重要。
散户有两种比较典型的思维:①抄底思维、②追涨思维。
我的抄底思维一直改不掉,尽管现在已经不会在一个缺乏预期的商品上抄底了,更不会轻易摸顶做空一个商品,但是这个思维的潜在影响是,面对一个突发的明确的利多/利空消息,我对消息掌握的时效性也较强,但由于盘面已经走了一小截,我就不敢再追进去了。
商品投资者中有一种较常见的舆情:钱比货多。商品牛市中这句话不常见,但在商品熊市中随处可见类似的说法。
较多投资者喜欢基于绝对价格较低的理由去轻仓买入低价的商品,并用“钱比货多”的理由来说服自己持亏。如果是长久期的资产,这样的想法没有问题,但在短久期资产中,这样的指导思想容易反噬资金。
商品期货市场主要品种涉及的成本估算、进口关税税则号、套利公式等。
厄尔尼诺:全球气温升高,厄尔尼诺的常见区域影响包括:
税委会对CA的菜粕和菜油加征100%关税,但不涉及油菜籽,但市场舆情有观点指出去年9月对油菜籽的反倾销是独立案件,与本轮加关税没有关系,因此不排除后续对菜籽的反倾销调查有新的动态进而对盘面产生影响。
数据方面:
交易圈有这么一句话:要信就早信,要么就彻底别信,千万别晚信。交易圈子还有一句话:所有人都知道的逻辑,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逻辑。
纯碱年初的行情很好地演绎了这句话。当市场零星开始讨论装置检修,要么相信检修能切实带来周度上阶段性的供需平衡,然后多单带止损做进去;要么就管住手别做多。
如果等到检修的消息从小作文变成了事实,再多单做进去,就容易被埋掉。
中粮研究中心公众号上有挺多深度思考的文章,我尤其喜欢这一类在具体品种之上去尝试构建方法论的文章,认真学习之并在此做学习笔记。
按照原公众号对内容引用及转述的要求在此注明:这篇文章的所有引用全部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公众号,作者是中粮研究院化工资深研究员任伟。
本文汇集了原作者任伟先生对投研逻辑的思考,原文标题为:《逻辑的逻辑》、《用技术面反向推导基本面》。
中粮研究中心公众号上有挺多深度思考的文章,我尤其喜欢这一类在具体品种之上去尝试构建方法论的文章,认真学习之并在此做学习笔记。
按照原公众号对内容引用及转述的要求在此注明:这篇文章的所有引用全部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公众号,作者是中粮研究院化工资深研究员任伟。
本文汇集了原作者任伟先生对研究员与交易员在思维和行为上的差异,原文《研究与交易的距离》分为五篇,这里汇总在一起,原文观点对于交易员的自我纠偏很有帮助。
中粮研究中心公众号上有挺多深度思考的文章,我尤其喜欢这一类在具体品种之上去尝试构建方法论的文章,认真学习之并在此做学习笔记。
按照原公众号对内容引用及转述的要求在此注明:这篇文章的所有引用全部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公众号,作者是中粮研究院化工资深研究员任伟。
本文汇集了原作者任伟先生对交易员典型思维误区的一些思考。
中粮研究中心公众号上有挺多深度思考的文章,我尤其喜欢这一类在具体品种之上去尝试构建方法论的文章,认真学习之并在此做学习笔记。
按照原公众号对内容引用及转述的要求在此注明:这篇文章的所有引用全部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公众号,作者是中粮研究院化工资深研究员任伟。
中粮研究中心公众号上有挺多深度思考的文章,我尤其喜欢这一类在具体品种之上去尝试构建方法论的文章,认真学习之并在此做学习笔记。
按照原公众号对内容引用及转述的要求在此注明:这篇文章的所有引用全部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公众号,作者是中粮研究院化工资深研究员任伟。
本文汇集了原作者任伟先生对交易员典型错误方法的一些思考。
中粮研究中心公众号上有挺多深度思考的文章,我尤其喜欢这一类在具体品种之上去尝试构建方法论的文章,认真学习之并在此做学习笔记。
按照原公众号对内容引用及转述的要求在此注明:这篇文章的所有引用全部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公众号,作者是中粮研究院化工资深研究员任伟。
本文是原作者任伟先生对熊市品种抄底行为的思考,包括《典型的错误思维:底在哪里?》《抄底是错误的策略》《抄底合理性的讨论》《熊市周期品种大涨后面临的三个问题》等文章。
中粮研究中心公众号上有挺多深度思考的文章,我尤其喜欢这一类在具体品种之上去尝试构建方法论的文章,认真学习之并在此做学习笔记。
按照原公众号对内容引用及转述的要求在此注明:这篇文章的所有引用全部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公众号,作者是中粮研究院化工资深研究员任伟。
本文汇集了原作者任伟先生对市场一致性预期的思考。
中粮研究中心公众号上有挺多深度思考的文章,我尤其喜欢这一类在具体品种之上去尝试构建方法论的文章,认真学习之并在此做学习笔记。
按照原公众号对内容引用及转述的要求在此注明:这篇文章的所有引用全部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公众号,作者是中粮研究院化工资深研究员任伟。
本文汇集了原作者任伟先生对供需逻辑与盘面逻辑的思考,原文标题为:《跟踪与预测》(1-2)、《顺应市场风向》、《基本面与技术面有多近》、《基本面+程序化趋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