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楽坂雪紀的投研笔记

呐、现在可以和你见面吗?我、等着你哟......

0%

LightNVM 代码分析总结

内核版本:Linux-4.19

Lightnvm 与 pblk

Lightnvm 与 pblk 的关系,类似于 linux 块层与 IO 调度器之间的关系。即在 lightnvm 中可以有多种 FTL 的实现,这里 pblk 就是一种 FTL 的实现。Lightnvm 子系统在支持PPA接口的块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初始化。该模块使内核能够通过内部 nvm_dev 数据结构和 sysfs 等来暴露设备的几何结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FTL 和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可以在使用前就了解到设备的底层信息。此外 Lightnvm 子系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管理 target 的划分以及指定用于管理 target 的 FTL。


Lightnvm 的三层结构

如下图所示,Lightnvm 被分为三个部分 ③②①。自上而下分别为 FTL、Lightnvm 子系统以及设备驱动程序。Lightnvm 子系统通过将 FTL 提供出来的 make_rq 函数指针替换到块层的 blk_queue_make_request,从而实现直接处理 bio 而不需要经过 IO 调度器。

当一个 bio 从文件系统发出来后,首先进入 FTL 模块,对应下图中的 ③;在 FTL 中处理完毕后,如果要与设备进行交互,则 FTL 必须要将请求下发到设备。由于 FTL 不知道底层设备类型,故也无法确定设备驱动程序所定义的数据格式,同时也为了确保 Lightnvm 能够对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都兼容,因此 Lightnvm 与具体设备驱动之间采取了一个中间件,叫做 Lightnvm 驱动相关层,其功能是将 Lightnvm 所定义的命令格式转换成具体设备驱动程序的命令格式,再提交给对应的驱动程序。由此可知,如果某个设备要使用 Lightnvm 模块,则该设备对应的驱动程序必须要实现上面提到的中间件。

Lightnvm 与具体设备驱动的中间件如下图示,Lightnvm 有一套通用的命令格式和请求格式,中间层只起到格式转换的作用。

使用 Lightnvm 的设备驱动程序使内核其他模块能够通过 PPA I/O 接口直接访问设备。设备驱动程序将设备作为传统的 Linux 块设备公开到用户空间,允许应用程序通过 ioctls 与设备进行交互。PPA 地址格式定义见下图:


pblk (FTL 实现)的源码分析

pblk 是对 Lightnvm 中负责具体 FTL 功能的一种实现,在旧版本中还有 rrpc,但是在最新的内核 4.19 版本中,已经移除了 rrpc 的模块,现在只有 pblk 这一种实现。从管理范围的范畴来说,pblk 是负责管理 target 的,一个设备可以切分成多个 target,而每个 target 可以使用不同的 FTL 的具体实现来进行管理。抽象出 target 这一方式,使内核空间模块或用户空间应用程序能够通过高级 I/O 接口(例如由 pblk 提供的块 I/O 接口的标准接口)访问设备,或由自定义 target 提供的为应用程序定制的接口来进行访问。其中,每一个 target 就是一块物理存储设备的抽象,每个 target 可以单独使用一种类型的 FTL 来管理,彼此间独立。pblk 主要的职责是以下几点: - 提供主机侧的写缓冲机制 - 实现从主机逻辑地址到设备物理地址的转换 - 处理本该由设备进行的垃圾回收


模块之间的衔接

从源码的角度分析,将 Lightnvm 插入原生的驱动程序与块层之间,需要解决两个交互点——块层与 Lightnvm 之间的衔接以及 Lightnvm 与驱动程序之间的衔接。这里我们将两个交互点整理成 2 个问题: 1. 在何处向请求队列注册 make request function 函数 2. 在何处向请求队列注册 request function 函数

其中注册 make request 函数是为了将能够直接处理文件系统中的 bio;注册 request 函数则是为了能够将请求发往具体驱动程序。下面分别对每个问题进行源码分析。

向请求队列注册 pblk_make_rq

操作系统为每个块设备维护一个 request queue。当一个支持 Lightnvm 的 nvme 设备被识别到后,lightnvm 模块将会为 nvme device driver 创建 target(类比于磁盘的分区),一个 Lightnvm 设备可以划分多个 target(要求划分的 target 的起始 channel 地址对齐,channel 结束地址没有要求),划分 target 的基本单位为 lun,并且不同的 target 可以采用不同的 FTL 的实现(例如 target 1 使用 pblk 管理,target 2 使用 rrpc 管理)。

这里创建 target 是通过调用函数 nvm_ctl_ioctl 实现的。在该函数中又间接调用了 nvm_create_tgt,其中有一步重要操作如下:

1
2
tqueue = blk_alloc_queue_node(GFP_KERNEL, dev->q->node);
blk_queue_make_request(tqueue, tt->make_rq);

通过这两段代码,将 pblk 模块的入口函数 pblk_make_rq(即 make request function)插入到内核为该 pblk 对应的 nvme device 分区维护的请求队列中。

当 IO 请求下来时,如何调用 pblk_make_rq

当 IO 请求从 block layer 下来后,执行下面的步骤将请求传给 Lightnvm 层。 1. 当一个请求下来后,首先执行 bio_alloc() 分配一个新的 bio 并初始化 bio 描述符; 2. bio 初始化完毕后,内核调用 generic_make_request() 函数; 3. 在该函数中,调用 bdev_get_queue() 获取与请求的块设备相关的请求队列 rq; 4. 之后调用 rq->make_request_fn() 将 bio 请求插入请求队列 rq 中;

第 4 个步骤的 make_request_fn()(即 pblk_make_rq)在 target 初始化的时候已经插入到该请求队列中,因此调用这一步后就进入 lightnvm 模块中。lightnvm 模块与设备驱动相关的代码位于路径 /drivers/nvme/host/lightnvm.c 中。

NVMe 向请求队列中注册 nvme_queue_rq

nvme 为 namespace 初始化 request queue 的操作:

  • 入口函数,其中包含下面这一步操作,用于初始化一个 request queue

    1
    2
    nvme_alloc_ns() {
    ns->queue = blk_mq_init_queue(ctrl->tagset);

  • 在该函数 (blk_mq_init_queue) 中调用了另一个函数如下,向 request queue 中插入 nvme 的操作函数:

    1
    2
    blk_mq_init_allocated_queue() {
    q->mq_ops = set->ops;

  • 其中 nvme 模块的 pci.c 文件中定义了操作入口:

    1
    2
    3
    4
    static const struct blk_mq_ops nvme_mq_ops = {
    .queue_rq = nvme_queue_rq,
    .init_request = nvme_init_request,
    .......

当 lightnvm 处理完后,如何调用 nvme_queue_rq

当 Lightnvm 中与驱动相关的逻辑执行完成后(从 lightnvm request 生成特定驱动的命令),Lightnvm 的驱动相关层(nvme 中位于 drivers/nvme/host/lightnvm.c)将会调用 blk_execute_rq_nowait() 函数将请求交由通用块层处理。该函数部分代码如下:

1
2
3
4
blk_execute_rq_nowait() {
if (q->mq_ops) {
blk_mq_sched_insert_request(rq, at_head, true, false, false);
return;

在 blk_mq_sched_insert_request() 函数中有如下调用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lk_mq_sched_insert_request() {
blk_mq_run_hw_queue(hctx, async);
blk_mq_run_hw_queue() {
__blk_mq_delay_run_hw_queue(hctx, async, 0);
__blk_mq_delay_run_hw_queue() {
__blk_mq_run_hw_queue(hctx);
__blk_mq_run_hw_queue() {
blk_mq_sched_dispatch_requests(hctx);
blk_mq_sched_dispatch_requests() {
blk_mq_dispatch_rq_list(q, &rq_list);
blk_mq_dispatch_rq_list() {
// 这里调用了nvme模块中的nvme_queue_rq
ret = q->mq_ops->queue_rq(hctx, &bd);


read

pblk 的读写过程见下图示,从整体的角度看,读请求和写请求都要首先对 L2P 表进行操作,之后再操作 write buffer。下面分别对 read 和 write 的过程进行详解。

read 操作大致可分为三步: 1. 从 L2P table 查找物理地址; 2. 从 buffer 中查找该地址,若查找 cache 命中,则从 buffer 中读取; 3. 如果查找 buffer 未命中,则构造读请求并从设备读取数据。

如果只有部分请求命中,则要将未命中的请求重新构造成新的请求,再从设备读取。在部分命中的这种情况下,当从设备中读取数据后,需要将 buffer 中的命中的那部分数据与从设备中读取的未命中的数据进行合并,再返回给文件系统。


write

write 操作分为两个部分: 1. 将文件系统下发的数据写入到 buffer; 2. write thread 将数据从 buffer 写入到设备。

在整个写入的操作中,对 buffer 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类角色:多个生产者和一个消费者。 - 所有的写操作都会先将数据写入到 buffer 中; - 然后由 write thread 将数据写入设备中。下面是这两个部分的具体操作流程。

  1. 写入 buffer 的主要操作如下:
  • 判断能否向 buffer 写入请求数据;
  • 将数据写入到 buffer 中;
  • 写入数据后,更新 L2P table;
  • 判断是否需要唤醒 write thread。
  1. 从 buffer 写入设备的主要操作:
  • 计算要写回的 entries 数量;
  • 将 entries 添加到 bio 并构造 request;
  • 向设备提交请求。

下面的流程图展示了向 buffer 中写数据的操作过程。当 write 请求到来时,首先要判断有没有 buffer 足够空间用来进行本次的写请求,如果空间不够,需要触发 write thread,将 buffer 中的数据写回设备中。如果空间足够,就将数据写入到 buffer 中,其中 buffer 中的单位是 entry,大小是 4KB。最后再更新 L2P table。这里在 end io 之前需要判断是否需要唤醒 write thread 将 buffer 中的数据写入到设备。

write thread 被唤醒的条件有两个: 1. 被定时器触发; 2. buffer 中需要写回到设备的数据量达到了阈值。

当 write thread 被唤醒后,首先计算 buffer 中需要同步的 entries 的总数,这些是需要写回设备的数据单元。之后将 entries 中的数据添加到 bio,用于向设备发送写请求。这里需要注意,write thread 不需要更新 L2P table,因为这个操作在前半部分的 write to buffer 中已经完成了。


discard

discard 的作用是使请求的数据无效化。discard 是针对 L2P table 的操作,只需要将 L2P table 的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设为 empty 就实现了将目标数据无效化的操作。涉及到 discard 的操作如下: 1. 当 discard 请求发送到来时: 2. 首先查找 L2P table,找到对应的物理地址; 3. 之后查找 write buffer; 4. 如果 cache hit,则直接更新 L2P,将请求的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标记为无效; 5. 如果 cache miss,则获取请求页地址所在的 line,将其标记为不可用(确保在该地址被无效化之前不会被访问),之后更新 L2P table。


GC

GC 能够充分将存储单元利用起来。GC thread 被唤醒的条件有: 1. 定时器唤醒; 2. write thread 主动唤醒 GC thread。

在 GC thread 被唤醒后,只遍历每个 line,并初始化每个 line 的工作队列。如上图所示,gc full list 中保存的是 lines,只有全部 full 的 line 才会加入 gc full list。停止 gc 的条件是 free blocks 数量达到预设的阈值。GC 是由 line 管理的,内核遍历由 line 中的工作队列组成的工作队列链表,对每一个 line,分别执行 GC 操作。在当前版本的 lightnvm 中,GC 的操作是简单的将数据读出来保存到 write buffer 中。关于擦除块的操作在 write thread 中。


Buffer 管理

Buffer 的相关数据结构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struct pblk_rb_entry {
struct ppa_addr cacheline; // entry相对于buffer的地址
void *data; // 指向数据
struct pblk_w_ctx w_ctx; // entry的上下文

struct pblk_w_ctx {
struct bio_list bios; // 用于回调
u64 lba; // 相对于文件系统的逻辑地址
struct ppa_addr ppa; // 相对于设备的物理地址
int flags;

buffer 以 2 的整数次方的大小进行循环管理,buffer 设定的最小值为二进制 110100100,即 420,且向上取 2 的 n 次方整,即 buffer 能取到的最小的大小为 512。实际取值为成功读取所需要的最小距离乘以 * luns 的数量,向上取 2 的 n 次方整。


Wear-Leveling

版本 4.19 中没有见到有关于 wear-leveling 的代码。


Lightnvm 驱动相关层

相较于内核 4.12,当前的 4.19 在 Lightnvm 驱动相关层的源码没有太大变化,源码位于驱动源码文件所在的目录: /drivers/nvme/host/lightnvm.c。在驱动相关层源码中,需要实现下面的操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static struct nvm_dev_ops nvme_nvm_dev_ops = {
.identity = nvme_nvm_identity,
.get_l2p_tbl = nvme_nvm_get_l2p_tbl,
.get_bb_tbl = nvme_nvm_get_bb_tbl,
.set_bb_tbl = nvme_nvm_set_bb_tbl,
.submit_io = nvme_nvm_submit_io,
.create_dma_pool = nvme_nvm_create_dma_pool,
.destroy_dma_pool = nvme_nvm_destroy_dma_pool,
.dev_dma_alloc = nvme_nvm_dev_dma_alloc,
.dev_dma_free = nvme_nvm_dev_dma_free,
.max_phys_sect = 64,

前四条操作分别对应 admin IO 的四条命令,即: 1. 获取设备的 geometry 信息; 2. 获取 L2P 表; 3. 获取坏块表; 4. 更新坏块表。

第五条 submit_io 用于响应 Lightnvm 传来的常规 IO 请求。后面四条是分配和回收内存相关的操作。最后一条 max_phys_sect 是设备支持的最大物理扇区数。


IO 命令

identity

首先将 Lightnvm request 转换成 NVMe command,然后直接调用 nvme 模块提供的 nvme_submit_sync_cmd 函数(在这其中初始化了一个新的 request),然后执行了这个 request。 #### get_l2p_tbl 以 lun 为单位,同 identity 一样,首先要转换成 NVMe command,然后调用 nvme 提供的 nvme_submit_sync_cmd 函数去处理这个请求。如果请求包含了多个 luns,那么对每个 lun 都需要构造 NVMe command 并提交。 #### get_bb_tbl 同identity。 #### set_bb_tbl 同identity。 #### read/write General IO(除了 Admin 以外的 IO)的处理方式与 Admin IO 的处理方式大同小异,首先要构造 NVMe command,然后根据 command 和 bio 初始化生成 request,最后调用块设备层的 blk_execute_rq_nowait() 函数执行请求。


Driver 激活 Lightnvm 驱动相关层

  1. 注册 lightnvm,在 nvme 初始化时通过调用 nvme_nvm_register() 实现。(/drivers/nvme/host/core.c)
    1
    2
    3
    4
    nvme_alloc_ns()
    if (nvme_nvm_ns_supported(ns, id) && nvme_nvm_register(ns, disk_name, node)) {
    dev_warn(ctrl->dev, "%s: LightNVM init failure\n", __func__);
    goto out_free_id;
  2. 注销 lightnvm,在 nvme 驱动被卸载前通过调用 nvme_nvm_unregister() 实现。(/drivers/nvme/host/core.c)
    1
    2
    3
    nvme_free_ns()
    if (ns->ndev)
    nvme_nvm_unregister(ns);
  3. 注册 lightnvm_sysfs,在 nvme 初始化时通过调用 nvme_nvm_register_sysfs()。(/drivers/nvme/host/core.c)
    1
    2
    3
    nvme_alloc_ns()
    if (ns->ndev && nvme_nvm_register_sysfs(ns))
    pr_warn("%s: failed to register\n", ns->disk->disk_name);
  4. 注销 lightnvm_sysfs,在 nvme 驱动被卸载前调用 nvme_nvm_unregister_sysfs()。(/drivers/nvme/host/core.c)
    1
    2
    3
    nvme_ns_remove()
    if (ns->ndev)
    nvme_nvm_unregister_sysfs(ns);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