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做多的单子,最早是7月25日开始进场,期间震荡到8月13日,8月的USDA报告大幅下调面积,连粕大幅冲高。按照交易的思维,价格短期内冲高后,会有大量止盈盘带来价格回调,从K线可以看出,8月15日形成止盈回调的低点,随后几天价格反弹。
但之后的几天,隐含盘面定价逻辑发生转变的第一个“价格突破”出现在这里。
三季度做多的主要逻辑是对G2谈判关于大豆采购进展不及预期进而带来年底国内大豆缺口的担忧,侧面佐证就是连粕08/09顶着现货的供应压力迟迟没有走期限回归的逻辑,而是直接算入仓储成本走11月的交割逻辑。但8月底的“关键价格突破”隐含了逻辑的转变。
具体的节点,8月21日,01价格跌破了由8月15日止盈回调形成的前低,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价格反弹没能突破前高的3190,当天收盘时价格已经将8月13日USDA报告带来的上涨全部跌掉,由此,技术形态指向的结论是不再看涨。
供需层面按照中粮武汉的计算,今年就算不采购美豆新作,巴西和阿根廷的旧作供应基本也能保证够用。实际上不确定性始终在美豆新作采购上,政策应该视作不确定性而非风险,多头和空头谁也不可能拍着胸脯说一定怎么怎么样。
对于空头而言,近端的供应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港口大豆库存、油厂库存、中游渠道投机库存、压榨量、买船数据,等数据都在不断显示供应压力,但是多头说,不采购美豆新作的话年底国内大豆就会供应偏紧,多头的逻辑完全依仗G2谈判。于是乎这个阶段,怎么交易完全取决于资金的选择。
8月28日01合约跌到最低点3027企稳并震荡了几天,在这个价格下,多头继续入场博弈大豆缺口,盘面走出了震荡上涨。
变局发生在9月12日,又是G2谈判引导一切。这里直接引用这篇文章梳理的时间脉络:【豆粕】都是显性事件,却被打个措手不及

9月12日,周五上午,开盘前外盘有消息,贝森特给路透说要与中方代表在西班牙展开谈判。这个谈判的时间节点是出乎意料的,之前的预期是10月份。震荡上行的节奏被打断,但国内还没有特别关注到这一事件。
9月12日,周五夜盘,当天晚上盘前,商务部答记者问,确认了西班牙谈判的传闻,盘面增仓下跌。
9月15日,谈判的事情经过了周末的发酵,继续下跌,但进一步的小作文揭露这次谈判不涉及大豆,围绕tiktok,企稳。
9月16日,周二早上,其实是前一天晚上的23点,中方代表在西班牙的新闻发布会,通稿偏强硬,没有达成的实质性事项,盘面反弹。
9月16日,周二晚上,G2领导人周五要通话,可能涉及到大豆和波音飞机,盘面继续下跌。
9月17日,周三早上,农村农业部通稿,生猪控产能,直接利空豆粕消费,盘面继续增仓下跌。
9月19日,周五上午,trump发了个推,只提到tiktok,未提到大豆,前期空头关于和谈的预期打太满,在推文后空头止盈,价格小幅反弹。
9月19日,周五晚上,夜盘收盘前大约十分钟,G2通话结束发了通稿,没有实质性内容。
9月22日,周一上午开盘,因为上周五G2通话没有实质性内容,开盘1小时空头离场继续反弹。
9月22日,周一晚上开盘前,阿根廷政府为了保汇率,暂时取消大豆系的出口税,暂停出口税的截止时间是10月31日或者凑集到70亿美元,两个终止条件。这个事件完全证伪掉了缺豆叙事,进而造成了今天的暴跌。
上面是复盘梳理,下面是总结。
整个8月做多的逻辑就是基于G2不及预期的假设、基于采购缺失的年底缺口假设,从上面的梳理可以看出,技术形态最早8月21日就给出了逻辑转换的隐含可能性。
9月12日的事件出来时也应该先减仓多头头寸,但我一直拖到了17日生猪控产才想起来要跑路。我砍仓是在17号和18号分两天砍的。如果当初设了跌破关键价格的止盈条件单,或者退一万步来说设个保本或止损条件单,也不至于把浮盈的单子捏成亏损。
不过站在今天往回看,还是庆幸的,如果15号前面那周没有出去玩,或者15号认真对待交易,或许当天就止盈溜掉了,那样的话我还可以自豪地说,欸嘿嘿嘿看我身段灵活,但是往好了想,我没有执着于自己的逻辑,至少还是尊重了市场的。
这笔交易没亏多少钱,只是我的应对有很多问题,比如止损单缺失、跟踪市场动态出现懈怠。每一笔失败的单子都可以学到东西,失败要趁早,交易这个行当的老法师们常说,刻骨铭心的痛是无价的。
昨天又看到落雪发了个视频,讲了新手要避开的坑,逆势、浮亏加仓、扛单,通往地狱的三部曲,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也来重复一遍:
- 一定不能逆势做左侧交易,要等待右侧明显的信号,技术形态的信号、供需面上明显的事件驱动
- 一定不能浮亏加仓
- 一定不能扛单
另外,震荡行情,狗都不做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