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楽坂雪紀的投研笔记

呐、现在可以和你见面吗?我、等着你哟......

0%

【豆粕】都是显性事件,却被打个措手不及

一不小心又扛单了,东北玩了一周,玩心还没有收回来,整个人是飘的,多单破位的时候没有离场,下决心剁掉了。认真梳理了一下事件节奏,发现逻辑早就转变了,实际上这波下跌的逻辑非常清晰。

本来在期货通软件K线上做了标注的,但是在软件更新后不知道为啥标注全都莫名其妙丢失了,这个破软件很不稳定,没事别瞎更新。多吐槽一句,同花顺的远航版也很不稳定,更新过后划线和标注也都丢失了。花里胡哨。

从头再从时间线来缕一下。

豆粕复盘,小时线

  • 图中1的位置,是在周五上午,开盘前外盘有消息,贝森特在说要与中方代表在西班牙展开谈判。这个谈判的时间节点是出乎意料的,之前的预期是10月份。震荡上行的节奏被打断,但国内还没有特别关注到这一事件
  • 2的位置,是周五夜盘,当天晚上盘前,商务部答记者问,确认了西班牙谈判的传闻,盘面增仓下跌
  • 3的位置,谈判的事情经过了周末的发酵,继续下跌,但进一步的小作文揭露这次谈判不涉及大豆,围绕tiktok,企稳
  • 4的位置,周二早上,其实是前一天晚上的23点,中方代表在西班牙的新闻发布会,通稿偏强硬,没有达成的实质性事项,盘面反弹
  • 5的位置,周二晚上,G2领导人周五要通话,可能涉及到大豆和波音飞机,盘面继续下跌
  • 6的位置,周三早上,农村农业部通稿,生猪控产能,直接利空豆粕消费,盘面继续增仓下跌

这个事情教育我们,还是要对单子做好止损单的保护,不然跌成麻瓜了人还是懵逼的。

再来简单梳理一下接下来的逻辑。

  1. G2谈判:这应该是最近这一个月最被市场聚焦的事情了,会决定后续的节奏。短期的节点在周五的一把手通话,后面的关键节点是贝森特反复提到的要在10月11日前达成协议
  • 如果周五有实质性进展,也分好几种情况:3%关税,则美豆会有价格优势;13%关税,则与巴西的到港成本拉平。不管哪个逻辑,国内明年一季度供应的预期都会宽松。同时,即使买美豆,在销售窗口明显收窄后,美豆夹在巴西旧作和巴西新作之间,涨价的主动权不大
  • 如果周五没有实质性进展,就等下一个节点,定价依然是锚定进口到港成本,市场会继续担忧明年一季度的缺口,但下一个谈判节点会继续利空博弈
  • 如果整个产季都完全不进口美豆,则缺口的担忧会加剧,进而推升进口到港成本,全球平衡表来看豆子是不缺的,无非是个价格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美豆期末库存可能要上调到6-8亿蒲
  1. 美豆丰产:丰产压力是显然的,3亿蒲没有把CBOT盘面拉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中国的采购为0的现实,美豆即将丰收,成本端会受到丰产的显性利空

  2. 巴西旧作出清:CNF升贴水开始撑不住了,虽然有G2谈判消息的原因,但不全是,还有一部分原因是CNF下跌加速旧作出清

  3. 豆粕直接进口:暂时不受到关注,前期的进口,可以视作对豆粕多头的威慑

  4. 表外库存堰塞湖:下跌的时候加速踩踏,就是现在的情况

  5. 新季南美大豆面积和天气博弈

  6. G3生柴政策:生柴政策驱动油脂消费增量,这是大的政策导向,大豆扩种的核心驱动之一,但豆粕看不到消费增量

  7. 豆粕减量替代政策:慢变量,长期利空,结合G3生柴政策,豆粕的全球平衡表上长期看不到需求增量

1、2、3、4、5利空,7、8长期利空,暂时找不到利多的驱动。

展望一下,潜在的利多驱动,除了价格超跌后的回摆外,6的南美面积和天气博弈、1的G2谈判博弈是潜在的利多,但暂时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