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交易方法应当与性格契合”,这句话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分享之一。只要方法契合性格,那无论是技术面还是基本面、无论是打板还是长线、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网格,都能让使用者成功。反之,如果方法无法契合性格,那即便跟着大佬做,也往往会失败。
当被问及成功的重要因素时,金融怪杰们从不谈论指标或技巧,而是强调纪律、情绪控制、耐心以及看待亏损的心态等/信息一目了然:在市场中获胜的关键是内在,而非外在。
这本书是金融怪杰系列的第二本,开篇提到一个很好的例子:萨达姆做了一笔糟糕的交易。
萨达姆在布局的阶段,确实是在操盘一笔很好的交易,入侵科威特吞并大量油田,制造动荡拉高油价,伊拉克可以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但是中间有无数个关键的事件节点,扭转了局势的走势,比如美国承诺保卫沙特、老布什增兵40万人、释放武力夺回科威特的信号、开启大规模轰炸、美国最终发出最后通牒发动地面战,整个过程萨达姆就像一个不愿意离场的交易员,把一笔浮盈巨大的单子扛到了爆仓。
在金融怪杰第一本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持盈止损”这四个字,这是保持盈利的基本准则,持盈和止损都是逆人性的,散户交易员拿不住单子、扛亏损单是交易失败的根本原因。
史瓦格提到,如果你的交易资金对你而言意义重大,你将注定犯下若干致命错误,畏首畏尾,错过与极高风险相伴的绝佳交易时机。你会草木皆兵,浅尝辄止,价格一有风吹草动,便因担心市场会夺走眼前的微薄小利而仓促清空好端端的仓位,而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朝着原先预期的方向发展。讽刺的是,对亏损的过分担忧反过来却会让你被亏损交易套牢。
绝大多数交易员都无法接受在近期低点附近卖出,尤其是在大幅下跌后不久,结果每个人都在等待市场第一次反弹再卖出,但市场不会反弹。
第一位分享者是外汇交易员比尔·利普舒茨。他也提到了拿住盈利的单子,让利润奔跑的重要性。
我不介意让利润奔跑,而许多交易员做不到这一点。要想持续获利,你必须得让利润奔跑。如果指望交易中在50%以上的时间做出正确判断,那么你很难在交易中持续获利。你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仅靠在20%到30%地时间里做出正确判断就能实现获利。
关于进场和出场:不必一次性进出某个仓位,可以累进加仓和分批减仓。一定要避免想要做到完全正确的想法。例如如果确信应该做多,但价格早已向上跑了一大截,你觉得这个机会确实不错,你想要等到明显的回调后再建立整个仓位,那么可能会错过整个行情。然而,通过采用累进加仓的手法,在市场上先建立一部分仓位,然后再建立剩余的仓位,确保如果市场继续上涨,你至少持有部分仓位。
反之,假设你持有获利丰厚的头寸并担忧市场即将见顶,一方面如果你清空全部仓位而市场继续上涨,那么可能错过行情后面的部分;另一方面如果继续持有头寸而市场真的见顶了,可能会回吐很大一部分利润。通过分批减仓的做法,你不会得到最佳结果,但也不会得到最差结果。
如果你非常担心的一笔交易其实际表现并没有像你担心的那么糟糕,那就不要退出交易,这样做的理由是,如果并未出现对你持仓不利的后续走势,那么必定有一些非常强大的潜在力量在支撑你的原始持仓方向,因为造成你担忧的原因,无论是基本面还是技术面,都是市场上其他交易员的共识。
第二位分享者是外汇期货交易员兰迪·麦凯。
麦凯提到一个点:上个世纪70年代做交易,因为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只需要搭上顺风车就可以了,择时并不关键,但80年代做交易,必须更加关注进出场。麦凯做了个比喻,70年代的交易,九成靠市场预测,一成靠操作;到了80年代,操作要占到七成以上。
以前在突破点买进或卖出往往胜率很高,而如今有效的突破点看上去与突破陷进没什么区别。假突破点的数量可能超过了有效突破点数量。
在交易容易的时候,会参与其中,而当交易困难的时候,会置身事外,这是麦凯交易哲学的一部分,即只想抓住容易的那部分。关于“容易的部分”,其实就是趋势的主体部分。
价格趋势的开端和末尾交易起来通常不容易,麦凯对处于底部和顶部的市场不感兴趣,也从不追求抄底摸顶,即便你设法抓住了市场底部,市场最终也可能在那里停滞半年,套牢你的资金。所以麦凯会在走势已经产生后再进入市场。
花费太多精力试图抓住市场的顶部和底部,是许多交易者都会犯的错误,他们试图将自己对市场行情的观点置于市场行为之上。
麦凯遵循一项原则,当在市场上受挫时,会火速退出,市价在哪里成交根本不重要,因为一旦你在市场中受伤,你的决策将会远不如你在交易顺利时客观。如果你在市场严重不利于你的情况下坚持留下来,那么市场迟早会将你淘汰。
只要你建了仓,就会伴随无尽的焦虑,一旦你清了仓,你的焦虑就会随之烟消云散。如果你无法将这一切抛诸脑后,你将无法继续交易。
关于复盘,早年麦凯做过最有效的一件事就是分析自己所做的每一笔交易。每个交易者都会有无数笔赚钱的和赔钱的交易。你需要弄清楚赚钱的交易为什么赚钱,赔钱的交易为什么赔钱。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你就能在对交易的挑选上更加游刃有余,并避开那些更可能赔钱的交易。
关于新手的建议,最重要的建议是永远不要让亏损失控。你需要确保在连续二三十次错误后账户里仍有资金可交易。麦凯提到他做交易单笔风险为账户的5-10%,如果这笔交易亏损,下一笔可能会收缩到4%,如果再次亏损,会将交易规模缩减到2%,如果继续亏钱就继续缩减。
从逻辑上来讲,当你交易一帆风顺的时候,你的心态会更好,当你处处碰壁,你就会开始祈祷和希望。你不再去做你认为会赚钱的那笔交易,而是去做一笔交易并盼着它赚钱。
关于基本面的使用,麦凯并没有试图判断基本面是看涨还是看跌,也没有直接权衡基本面新闻的利多还是利空。他关注市场对基本面新闻的反应。例如,如果市场没有受到接二连三的利空新闻影响,麦凯会将此视为牛市即将来临的迹象。【备注:例如,2025年1月份的黄金,21:30发布的重磅利空数据仅仅只能够让黄金短线下挫一个小时,随后就能收回跌幅并创新高】
最后,最重要的理念,一定要选择与自身个性一致的交易方法。麦凯提到,几乎每一位成功的交易者最终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一种最适合自己个性的交易风格。只要个性与交易风格之间不发生冲突,一个人的个性是什么其实没有任何区别。
麦凯将这一理念视为区分赢家和输家的最重要因素。每个交易者都必须选择适宜的市场舞台,在系统交易和自主交易、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仓位交易和价差交易、单边和套利、短线和长线、激进和保守等选项之间做出选择。
第三位分享者是威廉·埃克哈特。这位老哥是理查德·丹尼斯的合伙人,搞海龟的那两位。
埃克哈特是数学领域的博士生,访谈的前半部分比较学术和枯燥。关于技术分析,埃克哈特认为,任何有意义的方法都不能受到单位选择的影响,有很多技术指标严重违反此原则,例如涉及到角度的划线,以及由斜率决定的直线等,比如江恩角度线,这些线毫无意义。
关于技术图形的选择性遗忘,或者叫幸存者偏差,人们渴望发现形态,正是这种怪癖让人们相信迷信、占星术或算命先生不乏可取之处。成功比失败更令人惊叹。你会记得神谕一阵见血的时刻,却往往会忘记那些模棱两可或错误的预言。
关于单笔风险,埃克哈特在单笔交易中承担的最大风险不超过2%
人类的普遍习惯会导致交易亏损。决策理论学者做多很多实验,让人们在确定的金额和简单的彩票之间做出各种选择,以观察受试者的偏好排序是否理性。研究表明,人们通常会选择确定的收益,而非预期收益更高的彩票。同时他们倾向于避开确定的损失,转而选择结果可能会更糟糕的彩票。这些人类本能的倾向导致交易者失败——获利即刻了结,亏损则继续游戏。
交易中的两宗罪:任由亏损持续扩大、过早出手获利了结。“获利即刻了结”与“亏损扛单”一样错误,外行因扛单遭受巨大亏损而破产,内行则因拿不住单子只赚取小额利润而破产。一言以蔽之,问题在于人的本性并不旨在利润最大化,而在于获利机会最大化。渴望最大化赚钱交易的次数、最小化赔钱交易的次数对交易者是不利的。
有一种现象称为“逆势的召唤”,一系列认知和情绪因素交织在一起,使人们自然而然地采取逆势操作的方法。人们想低买高卖,这让他们偏向于逆势操作。但低和高的概念必须依靠锚定,人们倾向于将他们习惯的价格视为正常价格,而将偏离这些水平的价格视为异常,这种观点导致人们在面对新的趋势时,会基于价格终将回归“正常”的假设而进行逆势交易,从而酿成灾难。
追求舒适事情的倾向实际上会导致大多数人在市场上经历比随机结果更糟糕的结果。大多数人之所以亏损,不仅是因为缺乏比随机操作更好的技巧,还因为天生的人类特质会引诱他们陷入到一些行为模式中,导致比随机结果更差。我们的自然本能会在交易中误导我们,因此以交易者身份取得成功的首要步骤,就是调整行为,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做感觉舒适的事。
不要去想市场将会怎么发展,这是你完全无法把控的。要去想如果市场到了那一步,你将如何应对。尤其是不应该浪费时间去想那些市场朝着对你有利的方向发展的乐观局面,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你无需再采取任何行动。相反,你应该全神贯注于那些你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以及你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四位分享者是维克多·斯波朗迪。
斯波朗迪认为,在胜算(数学期望)对自己不利时冒险是赌博,例如买彩票、玩老虎机。成功的投机意味着在胜算(数学期望)对你有利时冒险。就像玩扑克时,你必须知道该下注哪一手牌,在交易中,你必须知道胜算何时对你有利。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你必须能够承认错误。在交易中,谁能更快承认错误,谁就能以赢家的身份离场。除了交易这一行,可能没有其他职业要求你在犯错时必须承认。在交易中,你无法隐藏自己的失败,你的账户余额每天都在反映你的表现,试图将损失归咎于外部的交易者永远也无法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掩耳盗铃必将导致失败。
大多数交易者赔钱的原因,他们缺乏情绪纪律——在交易决策中摒弃情绪的能力。就好比,大多数人都知道减肥的必要知识,知道为了减肥,必须迈开腿,管住嘴。然而,尽管这些知识为大众所熟知,但绝大多数尝试减肥的人都失败了,因为他们缺乏情绪纪律。
人们在金融市场上赔钱的最重要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迅速认赔出场。人性的诡吊之处在于,无论有多少本书谈论这一原则,无论有多少专家提出这一见解,人们仍然接二连三的犯同样的错误。
关于应对连败的局面,当你做对事情的时候,倾向于扩大在市场中的参与度。相反,当开始赔钱时,就会削减仓位规模,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连败时尽可能减少损失,一旦遭受重创,就会始终处于防守姿态。
关于如何重回场内,每当自己陷入低潮时,不会试图去打出全垒打,而是会简单地试着击到球。将此概念与交易联系起来,当你处在低潮时,尽量保持耐心,等待一笔你觉得非常有把握的交易,并保持较小的交易规模。你的目标不应该是立刻赶紧赚大钱,而是通过做出正确的决策来重拾信心。
财富积累的关键在于保本,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
中间不是十分感兴趣的章节都快速略过了,最后是作者写的总结。
交易方式要匹配性格:选择与个人性格和舒适度匹配的交易方法至关重要。如果你无法忍受回吐大量利润,那么即使是优秀的长期趋势跟踪方法也将演变为一场灾难
资金管理:任何一笔交易的风险都不要超过资金的1%到2%,强烈建议不要超过5%。在进入交易之前,预先确定你的出场点,以损定仓
风险控制:如果你的初始资金亏损到了一定的预设比例,例如10%或者20%,休息一下,分析一下哪里出了问题,等到你重新感到自信,并且有了高成功率后再重新开始交易。在连续遭受亏损导致信心受损时,可以以非常小的规模进行交易来重建信心
交易计划:一份交易计划其实只需要将个人的交易方法与特定的资金管理和交易进出场原则结合起来
自律:自律至关重要,首先,它是维持有效风险控制的先决条件;其次,你需要自律来应用你的交易方法,而不必自我怀疑或挑选交易机会。如果你总是倾向于挑选让你感到舒适的交易,那你几乎总会选择错误的交易,因为在交易当中感到良好的事情通常是错误的事情
良好的交易习惯:请不要怀疑,你永远无法免疫不良的交易习惯。你能够做到最好的也只能让坏习惯保持潜伏状态,这是无法改变的人性使然。一旦你变得马虎或懒惰,它们就会卷土重来
独立决策:永远不要听从他人的意见,即便偶尔会在一两笔交易中受益。听信他人的意见几乎总会让你赔钱,更不用说这些观点会混淆你对市场的观点
自信: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有能力继续在市场中取胜
亏损是交易固有的特性:你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亏损是交易游戏中固有的一部分。对亏损的态度是自信的体现。杰出的交易者坚信,从长期来看他们会赢,所以个别交易的亏损就不会显得可怕,他们只是事实上不可避免
克服对亏损的恐惧:对亏损的恐惧无疑是最能招致亏损的秘方。如果你无法忍受亏损,你最终要么会遭遇巨额亏损,要么会痛失绝佳的交易机会
不要寻求建议:寻求建议这一冲动暴露了自信的匮乏。如果你发现自己忍不住想就某笔交易寻求他人的意见,那么这通常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你应该退出你的仓位
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会增加成功的概率。你不必总是在市场中,平庸的愚者随时随地行差踏错;华尔街的愚者执念于无时无刻不在交易
耐心:我只是等待,等待角落里堆满钱财,只需要走过去捡起来。换句话说,除非你对某笔交易极具有把握,有把握到就像从地上捡钱一样易如反掌,否则绝不要轻举妄动
耐心:尽管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可以捕捉到平原上的任何动物,但它会等到绝对有把握捕捉到猎物时才会出击。他可能会在灌木丛中等一周,只为等待那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只有完全没有可能失手丢失猎物时,它才会发起攻击,这就是专业交易的缩影
耐心:关于耐心最重要的一点,尤其是警惕为了挽回先前损失而操之过急地进行交易。报复性交易必然招致失败
坚守:耐心不仅仅在于静候时机,同样关乎坚守已见成效的交易。未能从正确的交易中充分获利乃是限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低风险交易:只需要非常小的市场波动就能强有力的证明你错了,这样的交易就是低风险交易
做正确的事:别再想着抄底摸顶,评判交易成功与否在于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根据理想的风险回报比情境来挑选出个别有内在价值的交易。追求稳定的交易,一笔接着一笔,而不是追求一笔从头吃到尾的完美的交易
行动:等待价格调整再进场听起来似乎是谨慎的做法,但往往不见得正确。当你的分析、方法或直觉告诉你应该立即进场而不是等待调整时,应该听从直觉。要注意不要受到本可以在近期以更优价格进场的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突然大幅波动的情况下
抓住主要走势:不要仅仅因为你错过了新趋势最初的主要部分,就放弃顺势交易,只要你设定合理的止损点,一定要去抓住趋势中最容易把握的中间部分,主动放弃鱼头和鱼尾
最大化利润而非次数:人性并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追求获利次数的最大化。这其中的问题在于,它意味着对利润的金额缺乏关注,这一疏忽可能招致巨额亏损
滑头:经验丰富的交易者,懂得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一旦发觉自己做的某笔交易不利,便会火速离场。然而真正造诣高深的交易者,能够在市场走势表明需要转变方向时,来一个180度大反转,即使亏损也会果断反手
盈利出金:从市场中定期提取一部分利润,以防止交易纪律退化为自满
希望的魔咒:对交易者而言,“希望”是一个肮脏的词汇,这不仅体现在寄希望于市场走势能够逆转翻盘,使人在亏损仓位上拖拖拉拉,也表现在错失某笔交易后,希望市场走势出现调整,以便获得更好的进场机会。如果那是笔好的交易,那么所期望的调整通常不会出现,一旦出现期望中的幅度的调整,通常已经进入落幕。通常情况下,进入此类交易的最好途径是一旦确定了合理的止损点就立刻进场
不可贪图安逸:追求舒适事情的倾向实际上会导致大多数人在市场上经历比随机结果更糟糕的结果。人性会致使交易决策非常糟糕,以至于大多数人通过抛硬币或掷飞镖都可能会取得更好的表现
当市场放你一马,三思而行:如果出现新闻事件,而市场并未对这些事件做出太多反应,那么此时就表明,必然存在某些强大的支撑力量
识别压力,消除压力:交易中感受到压力是出问题的征兆,如果你感受到压力,试着思考一下原因,并随后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采取一种完全契合个人性格的交易方法是绝对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