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楽坂雪紀的投研笔记

呐、现在可以和你见面吗?我、等着你哟......

0%

价格也是基本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约翰·墨菲写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全书十六章,有一些内容还是比较有价值的,经得起逻辑的推敲。

前两章是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对道氏理论的引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图表和趋势的定义,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反转形态和持续形态的介绍,第七章成交量和持仓量,第八章一直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各种衍生的指标,第十五章是结合计算机的一些展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动化交易系统和更进一步的量化交易系统,第十六章介绍资金管理和交易策略。

第八章到第十六章我认为放在当前的环境下没有太多价值,主要是衍生指标都是基于量价计算出来的,无论是均线还是摆动,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有价值的内容在第一章到第七章。

这本书很好地解释了关于“技术分析就是神棍算命”这一观点的误区,作者认为,技术分析是间接的基本面研究,技术分析者十分认可是经济基本面决定了某个标的的涨跌,而不是图表本身导致的市场涨跌,但在认可“价格包含一切”的前提下,研究技术分析就是在研究基本面,只不过并不去研究是什么因素导致价格涨跌,而是只关心是否有因素导致了价格上涨或下跌。即从价格倒推原因,“如果价格涨了,那说明有因素导致价格涨了”。

摘录书中划的笔记。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

  • 价格变化必定反映供求关系,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必然上涨;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必然下跌。这个供求规律是所有经济的、基础的预测方法的出发点。反过来讲,只要价格上涨,不论是什么具体的原因,供需预期一定是利好的;如果价格下跌,供需预期一定是利空的。

  • 归根结底,技术分析者不过是通过价格间接地研究经济基本面。大多数技术派也会认可正是根本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涨跌,图表本身并不能导致市场的涨跌,只是简明地显示了市场上流行的乐观或悲观心态。

  • 既然影响市场价格的所有因素最终必定要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那么研究价格就足够了,实际上技术分析师只不过是通过研究价格图表来让市场自己揭示它最有可能的走势。

  • 我们讨论的所有技术分析工具,都只不过是市场分析的辅助手段,技术派当然知道市场涨跌肯定有原因,但他们认为这些原因对于分析预测而言无关痛痒。

  • 趋势概念是技术分析的核心。对于一个即成的趋势来说,下一步常常是沿着现存的趋势方向继续演变,而掉头反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坚定不移地顺应一个既成的趋势,直至有反向的征兆为止,这就是趋势顺应理论的源头。

  • 技术分析主要研究市场行为,基本面分析则集中考察导致价格涨跌的供求关系。基本面分析为了确定某商品的内在价值,需要考虑影响价格的所有相关因素,所谓内在价值就是根据供求规律确定某商品的实际价值,它是基本面分析的基本概念。

  • 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都试图解决同样的问题,即预测价格变化的方向,只不过着眼点不同。基本面分析追究市场运动的前因,而技术分析则是研究市场运动的后果。技术分析理所当然地认为“后果”就是所需地全部资料,而理由、原因等无关紧要。基本面分析则非得刨根问底不可。

  • 在很多场合,技术分析的预测和基本面分析的结果南辕北辙。当一场重要的市场运动初露端倪的时候,市场常常表现得颇为奇特,从基本面上找不到理由。恰恰是在这种趋势萌生的关键时刻,两条道路分歧最大。等趋势发展过一段之后,两者对市场的理解又协调了起来,可这个时候往往来得太迟了,交易者已经无法下手了。

  • 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貌合神离,而市场价格的变化总是要超前于哪怕最新获得的基本面情报。换言之,市场价格是经济基本面的超前指标,也可以说是大众常识的超前指标。经济基本面的新发展在被统计报告等资料揭示之前,早已在市场上实际发生作用,已经被市场消化吸收了。

  • 历史上一些最为剧烈的牛市或熊市在开始的时候,几乎找不到表明经济基本面已经改变了的资料,而等到好消息或坏消息纷纷出笼的时候,新的趋势早已滚滚向前了。

  • 要是一个交易者非得从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中挑一个不可,那么,合乎逻辑的抉择必然是技术分析。因为从定义上来说,技术分析已经容纳了基本面因素,如果经济基本面已经反映到了价格之中,那么再研究有关的基本面资料就多余了。【注释:基本面研究是为了判断当前所处的周期和接下来潜在的供需大矛盾,这样才能判断行情能走多远】

  • 我们把决策过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先分析市场,而后选择进出场的时机。期货市场的杠杆作用 注定了择时是交易成败的关键。

  • 在市场预测阶段,技术分析或基本面分析都可采用,但是到了择时阶段,就只能仰仗技术分析了。也就是说,只要做交易,就得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两个步骤,哪怕在第一个阶段只用基本面分析,在第二个阶段也还是非用技术分析不可。

  • 基本面分析地资料太繁杂了,大多数基本面分析者只好从一而终,专门研究某种或某类商品。

  • 对期货交易者而言,时机决定一切。正确地判别市场方向仅仅是问题答案的一小部分,入市的时间相差一天,甚至仅仅几分钟,结果可能就是成与败的区别,截然不同。弄错了市场趋势而赔钱固然糟糕,然而大方向没错却依然损兵折将才是期货交易最令人沮丧、畏缩的地方。

  • 毋庸置疑,时机抉择问题实质上纯粹是技术性质的。

  • 即便大多数分析者预测一致,所见略同,他们也不一定在同时以同样的方式进场。有些也许预计到图表信号将会出现便抢跑,还有人也许等到图表突破后在市场回撤确认时才下手。有些技术分析者大胆积极,有些谨慎保守。

道氏理论引用

  • 价格包含消化一切因素。

  • 市场具有三种趋势,主要趋势如同海潮,次级折返是潮汐中的波涛,短暂趋势则是波涛上泛起的波纹。

  • 大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积累阶段,以熊市末尾牛市开端为例,此时所有基本面的所谓坏消息都已经被市场包容消化,空头开始逐步止盈,而那些最机敏的投机者开始精明地逐步买入。第二阶段,商业新闻趋暖,绝大多数技术性地顺应趋势的投机者开始跟进买入,从而价格快步上涨。第三阶段,报纸上好消息连篇累牍,经济新闻捷报频传,大众投资者积极入市,活跃地买卖,投机性交易量日益增长。【注释:趋势的三阶段对应叙事的三阶段,酝酿 → 高潮 → 落幕】

  • 唯有发生了确凿无疑的反转信号后,我们才能判断一个既定的趋势已经结束。

  • 对趋势交易者来说,最困难之处在于要有能力把大趋势中常见的次级折返,与掉头反转的新趋势的第一阶段区分清楚。

  • 多年来道氏理论在辨别主要牛市和熊市上是成功的,不过即便如此,它也难逃求全之苛。最常见的批评可能是嫌信号来的太迟。通常道氏理论的买入信号发生在上升趋势的第二阶段,即当市场向上穿越了第一阶段形成的峰值时。通常,在信号发生之前,我们大约会错过新趋势全部价格变化的20%-30%。

  • 请切记,道氏理论从来不是企图抢在趋势前头,而是力求及时揭示大牛市或大熊市的降临。道氏理论的目的是捕获市场重要运动中幅度最大的中间阶段。实质上没有哪个趋势交易系统试图抓住顶和底,想要抄底摸顶的人很少如愿以偿。

  • 道氏认为大多数投资者只做大趋势,而次级折返的调整被用作入市时机的选择。

  • 小幅度的价格波动对择时的意义极为重大。也就是说,在一个预计持续数月的趋势中,顺势交易者会利用短暂的价格下跌买进,在一个下跌趋势中,短暂的价格反弹是卖出的好时机。

趋势的基本概念

  • 主要支撑位或压力位被足够大的价格变化切实地击破了,它们的角色就互换了,支撑位就变成了压力位,而压力位就变成了支撑位。支撑位被市场穿越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转化为阻力位,反之亦然。

  • 原本早就支撑位的,是在其下方占压倒多数的买入挂单,而现在所有完成买入的多头全部转化成了位于其上方的卖出挂单。这样,支撑位就转变成了压力位。

  • 绝不是图表或者在图表上画出的辅助线具备什么魔力,这些工具之所以发生作用,是因为它们如实的描绘了市场参与者的所作所为,使我们得以清晰地把握市场参与者对各类市场事件的反应。图表分析实际上是对人类心理学——即市场参与者对不断发展的市场情况所作反应的研究。

  • 人们往往过分依赖图表分析的术语及其简称,而把从根本上造就图标形态的真正力量丢在了脑后。我们何以能够从价格图表上辨识出支撑位和压力位,何以能够用它们来辅助预测市场运动,从心理学上可以找到切实的依据。

  • 市场倾向于在整数上得到支撑或阻力,这是人们的心理支撑位和阻力位。

反转形态和持续形态

  • 反转形态:头肩顶底、双重顶底、多重顶底、V型反转、圆形顶底

  • 持续形态:三角形态、菱形形态、旗形形态、矩形形态

  • 三角形态有对称三角(偏中性)、上升三角(偏涨)、下降三角(偏跌)、反向三角(喇叭形,波动加剧,通常发生在顶部,偏跌)

其他

  • 价格显然是最重要的因素,成交量和持仓量是次要的,主要作为验证性指标使用。

  • 在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分析者预测市场方向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已经反映在价格图表之中。技术分析者坚信,所有最终可能影响价格变化的信息都包含、消化、反映在了价格上。

  • 为了完成对交易过程的研究,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还需要添上交易策略、时机抉择这个关键因素,以及另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因素——资金管理。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否则交易就做不成:价格预测、时机抉择、资金管理。

  • 我既认为技术性方面确实领先于已知的基本面信息,同时也相信,任何重大的市场运动都必定由潜在的基本面因素所引发的。因此,道理很明白,技术派应当对市场的基本面状况有所了解。

  • 基本面分析者也可以利用技术性因素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或者提醒自己市场上可能将要发生什么样的重大变故。基本面派通过研究图表,可以避免开立与当前趋势相反的头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