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金融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如果它的限定条件越多,通常其应用范围越狭窄、通用性越差、逻辑越过拟合。波浪理论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
波浪理论的其中一个问题就在于定义浪的条件太多,这样难以推导演绎其内在逻辑,事实上原作者自己也在书中提到,对于波浪理论为什么定义五浪三浪的问题艾略特本人也没有去细究,实际上是根本细究不了。
另外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斐波那契的应用,因为在很多软件中能看到斐波那契的名字,所以翻书的时候多看了一眼,我认为这也是主观过拟合的一部分,实盘交易中的意义不大,反正都是赌,不如简单地折半取数带止损。
总的来讲波浪理论就是一个夹杂玄学看后视镜数浪的过拟合产物,为了理论而理论,说不好听点,斐波那契比率在波浪理论中的价值,差不多就相当于占卜师的水晶球,看着高端,实则全靠脑补。
好像写到这里全是批判的话语,并不是我对技术分析有偏见,实际上我十分认可技术分析,也在实盘交易中应用技术分析找进出位置,波浪理论真的有很多问题,让人不知道从哪里吐槽好,参与市场也是讲内在逻辑的,比如拿道氏理论来说。
道氏理论中对于趋势的三个阶段有一个可演绎且逻辑可思辨的过程:主趋势的第一个阶段定义为累积阶段,是止盈盘和先知先觉的试错盘交易出来的,是超跌的纠正过程,第二个阶段定义为大众参与阶段,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并交易出来的,带动市场情绪的转变,第三个阶段则是过度扩张阶段,是从正常态向超涨盲目转变的过程。
道氏理论的定义是有内在可解释的逻辑的,波浪理论则没法解释,容易千人千浪。这是这个理论很大的漏洞。
大概就写这么多吧,也许真的是我菜,尽管一大堆人把波浪理论吹上了天,但我现阶段对这个理论认可不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