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个新的版面,取名就叫“想到哪写到哪”好了,杂谈、随笔、漫笔、散记,whatever。
下跌趋势中的反弹就像媚药,会深深迷惑每一个标榜长期主义、长线持仓、但却只关注着短期涨跌的投资者前仆后继地抄底,随后再狠心地重创他们。
最近几天抽空读了读前辈们的书,回忆或传记类的书我尤其喜欢,我最喜欢温习前辈们犯下错误找到错误并改正错误的章节。
我认为每一个能够坦然承认错误并跟我们分享复盘犯错过程的前辈都是榜样。
好了前言先说这么多。
半夜4点对面公布了关税,早上起来一看,好家伙,这不得逼着市场提前往着衰退的路径去抢跑计价吗?
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评估要在什么标的上去做表达更合适?原油?铜?橡胶?我的能力圈里就只有这几个品种会对这件事有情绪。
但铜的capex周期所处的位置让我今年大部分时候没有做空的按钮,除非衰退路径不可避免。
而油所处的位置更差,如果没有地缘隔三岔五的骚扰,他应该更加安静地趴着,但INE SC对我而言又是一个十分警惕的品种,它总跳空,而且乱走,被蛇咬过的人总会对井绳有另类的感受。
不过唯一确定的是,9点一定是低开,至于低开高走、还是低开迅速低走,那是个未知数,经验告诉我低开太多的话止盈盘常常力量更大带来一点反弹。
那选择橡胶来表达吗,昨天商储的情绪不知道会不会延续,而且集合竞价开在什么位置也不确定,短期的不确定性围绕着每一个品种。
随后开盘了,受影响的品种都低开了,舆情的讨论逐渐提到了国内的后手应对,即关税落地 → 国内政策对冲,前面喊了两个多月的对冲该掏出来了。
橡胶上的走法确实是低开然后逐渐走高,伴随着股指的低开走高,路径仿佛已经在选择了。而且橡胶比我想的要坚挺,大有收回全部跌幅的迹象。
那今天的“参与一下历史性事件”的捕捉就不做了,本来我的反应就很慢,所以我就去梳理未来的路径去了。
隔了一会儿回来看,好家伙橡胶趁我不备跌成这样了吗,再去群里吃吃瓜看看群友们有啥段子没,结果就有了开头的感想。
今年橡胶上的一致性预期太强烈,尤其在散户的舆情中,去年关于产能拐点的造势仿佛深植于每个人心中,17000仿佛是一个不可能破的红线,所以橡胶每次创下阶段性新低并反弹之时,群里的抄底声就源源不断。
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创出阶段性的新低。尽管价格中枢相比于去年肯定是抬升的,但散户去抗亏是何必呢?又不是无限弹药。
劳伦斯顿在回忆录里提到过很多次,第一个铜板永远是最贵的。如果幻想在日线级别上买在最底部,那从概率统计上来说胜率会极低,除非缩小周期。
我还记得任伟先生以前提到过“橡胶上涨看动力,下跌看阻力”,这点不仅适用于橡胶,也适用于玻璃纯碱。
我习惯去找对手盘交流,去试图理解清楚他们的逻辑,这样即便自己做错了也该知道市场最后选择了谁,而我错在了哪里,我能不能反手。
什么时候能抄底,至少,要先有驱动,阻力要先弱化,盘面至少也要先看到回调不破新低,盘面抢跑驱动是必然,放过抢跑的那一截行情,因为它太贵了,它会把胜率打得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