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楽坂雪紀的投研笔记

呐、现在可以和你见面吗?我、等着你哟......

0%

【橡胶】首要问题仍是产能周期是否转向

叙事从分歧开始,在市场舆情形成一致性时奔向高潮并走向落幕;趋势在预期偏差中酝酿,并在形成共识时终结。

市场舆情形成共识是十分值得警惕的,散户容易在共识达成时才进场帮助场内玩家完成换手止盈,并在击鼓传花中接过最后一棒。

反之,巨大的分歧却总是让人十分兴奋,不仅意味着潜在空间巨大,也意味着时间还比较早。幸运的是,橡胶当前仍处在高度的分歧中。


天然橡胶目前最首要的问题是“产能周期的拐点是否已经出现”。

看似简单的一个命题,但根据笔者对业界的调研,实际上这一命题分歧还比较大。可以肯定的是,天胶产能周期的拐点必然会到来,不确定的是,产能周期的拐点是在已经过去的24年?还是在未来的26年甚至27年?

对该命题的准确把握,决定了今年的策略基调是逢低做多移仓长持,还是在需求定价向供应定价迁移后做多并在定价因子再次迁移时止盈甚至反手。

产业界目前主要持两派观点:①拐点已现,25年价格中枢抬升;②拐点要再等明年甚至后年,25年中枢低于24年下半年的价格中枢。

拐点已现派更多的是通过出差跑现场调研得出的结论;拐点未现派则引用ANRPC等数据,通过新种植面积推演,也精算了转种榴莲和棕榈树的面积损失量。

但是橡胶链条上的人士普遍不认可ANRPC等官方数据,认为这些官方统计数据失真并不可靠,至少笔者交流下来的几位胶圈资深人士都有自己独立的数据推导;然而跑现场调研样本又太小,也只能管中窥豹。

毕竟橡胶很难得到一个靠谱的产量数据,它并不像大豆那样卫星扫一下得到种植面积再用历史模型拟合降水气温预估出单产就能够得到相对可靠的产量。

并且橡胶行业也没有一个公允的库存数据,头部产业玩家的野库难以估算。笔者交流下来发现,大家其实都在抓瞎,并不只有产业外人士迷茫,业界更多的是依赖多年的从业经验来得到一个相对可靠的判断,但其实也多是雾里看花,并没有大豆链那么直观。

但笔者认为前面提到的周期拐点分歧是主要分歧,需要通过“高价能否刺激出更多的割胶量”来观测和判断。

但遗憾的是,去年有外部因素影响了割胶量。去年尽管原料价格相对较高,但干旱因素影响使得“高价无法刺激供给增量”难以被充分证明,使得分歧暂时无法得到弥合。然而今年1-2月进口量远超去年同期,也远超预期,似乎在证实东南亚季节性增产的潜力。

今年主产区到目前物候稳定,所以笔者认为开割后的一个月是最关键的验证窗口期,无论开割后是快速上量还是产量不足,都会给当下的胶着状态定性

不过还是需注意,在带杠杆短久期标的投机交易的范畴中,绝对不要被长期逻辑的相对高确定性麻痹,而忽视和掩盖了短期逻辑择时的必要性。不能轻视移仓升水、仓单集中注销升水等价差蚕食资金的能力。

对于掏钱押注来说,基本面本身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盘面的反应。

总结

  1. 橡胶产业产量数据模糊,官方机构统计数据缺乏公信力,库存数据公允力不足,进口数据的可靠性最高,当前对“高价能否刺激出更多供应量”的分歧巨大;

  2. 5月是个重要的验证窗口,开割后快速上量 or 产量不足,都将重新形成基准假设,并决定今年价格中枢的基调;

  3. 如果快速上量,产能拐点后移,全年胶价的展望要保守一点;如果产量不足预期,产能拐点证实,全年胶价可以注入一些想象力;

  4. 产业内外其实对于产量的定量分析都比较迷糊,这是橡胶产业本身的特点,分歧带来波动,体现在价格上就是波动相对其他农产品更大,未来一天波动个一千多点都会是常态,并不是自己的问题,大家可以更加地放松些,做好迎接价格大起大落的准备;

  5. 有持仓的时候盘面价格最大,万不可陷入偏执,散户最大的优势就是船小好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