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楽坂雪紀的投研笔记

呐、现在可以和你见面吗?我、等着你哟......

0%

这本书内容很短,内容划分为23章,但实际上每一章都很短。在看目录的时候我就感觉这本书应该是类似总集篇的东西,毕竟书名副标题就是精华录。实际上内容就是史瓦格在以前访谈整理的4本金融怪杰系列的精华汇总。

每一章对应杰出交易者的一个优点,或者说对于一个新的交易者来说,要做到23个章节里面提到的23个品质,才更可能迈向成功。

我十分认同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大致意思是,那些教你如何做交易的书不能帮助你成功,因为交易作为一门艺术,需要寻找一个与性格匹配的交易手法,否则即便跟着大佬做也依然难以成功。

阅读全文 »

写在最前面:“交易方法应当与性格契合”,这句话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分享之一。只要方法契合性格,那无论是技术面还是基本面、无论是打板还是长线、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网格,都能让使用者成功。反之,如果方法无法契合性格,那即便跟着大佬做,也往往会失败。

当被问及成功的重要因素时,金融怪杰们从不谈论指标或技巧,而是强调纪律、情绪控制、耐心以及看待亏损的心态等/信息一目了然:在市场中获胜的关键是内在,而非外在。

这本书是金融怪杰系列的第二本,开篇提到一个很好的例子:萨达姆做了一笔糟糕的交易。

阅读全文 »

交易的道和术,道是交易理念和交易法则,术是分析方法和交易方法。这本书表面看是对杰出交易员的访谈,实则是通过分享成功交易员的经历、经验教训和交易建议,来窥探交易的道。

引用译者序:这本书诠释了交易最基本的法则和理念,比如止损持盈、进行资金管理、制定交易计划、遵守交易纪律、不要摊平亏损、连续亏损后减少交易或离场观望、独立思考但要具有灵活性、正确的操作比交易结果重要、每天做好交易的功课等。要想取得交易的成功,并不能简单复制别人的操作方法,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

阅读全文 »

简单梳理一下豆粕。先快速回顾一下过去半个月。

7月中旬,市场在四季度采购缺失预期和大到港现实压力之间选择了前者,信用仓单转抛使得08和09直接参与了11的定价,08和09上交易的是11月的货,月间价差即是仓储和资金成本。

这周现货开始涨价,基差往上收,南通、东莞的现货09基差从-200,-180涨到了-140,-120,上涨了60块。30号的中美贸易谈判结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下游接受了四季度采购缺失的逻辑。

阅读全文 »

07/02:学习:付鹏对内卷的分析

  1. 外部需求不够 → 中国有庞大的基数 → 走内需

  2. 中国内需也不够:中间的生产环节,面临的市场收缩了 → 呈现一个典型的特征:卷

  3. 上游不可控,是胀 → 中游被挤压 → 下游是卷

阅读全文 »

在上个世纪趋势跟踪系统刚刚兴起的时候,突破往往都是有效的,而现在趋势跟踪已经在交易者中深入人心,突破往往就会有很多假突破。因此纯技术分析就存在了很多问题。

首先纯技术分析存在的最严重的严重当属幸存者偏差问题,即从过往的K线去看,放眼望过去到处都是好的机会,胜率仿佛远远过半,但那些假突破、假信号都被无视掉了。

阅读全文 »

每个高危行业都会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事故案例,高危行业的事故大多数都是操作不当引起的,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没有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投资行业也是如此,这是一个管理风险的行业。

这个专栏专门用来搜集亲身经历过的黑天鹅以及由其引发的投资事故案例,用来定期学习警醒。希望大家内心都有一个投资交易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规程的禁止条目。

阅读全文 »

约翰·墨菲写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全书十六章,有一些内容还是比较有价值的,经得起逻辑的推敲。

前两章是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对道氏理论的引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图表和趋势的定义,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反转形态和持续形态的介绍,第七章成交量和持仓量,第八章一直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各种衍生的指标,第十五章是结合计算机的一些展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动化交易系统和更进一步的量化交易系统,第十六章介绍资金管理和交易策略。

阅读全文 »

一个金融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如果它的限定条件越多,通常其应用范围越狭窄、通用性越差、逻辑越过拟合。波浪理论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

波浪理论的其中一个问题就在于定义浪的条件太多,这样难以推导演绎其内在逻辑,事实上原作者自己也在书中提到,对于波浪理论为什么定义五浪三浪的问题艾略特本人也没有去细究,实际上是根本细究不了。

阅读全文 »

金融怪杰很早以前就在学校图书馆F区看到过,但没有看里面的内容,因为书名听起来挺野鸡的。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有关注的博主引用了金融怪杰里面的内容,觉得很戳我,就决定找一本来看看。

交易员也是肉长的,踏空或者止损的时候可能需要做心理按摩,这本书很适合在这样的场景下翻一翻,找个闲暇的午后。

史瓦格的金融怪杰系列有好几本,粗略的查了一下,至少有下面几本,最近看完的是最新出版的那一本,其他几本有空了再看。

阅读全文 »

06/01:需求是锚

农产品的需求相对稳定,人要吃饭,牲畜也要吃饭,吃饭是刚需,所以做刚需类的农产品,主要关注的变量是供给和物流:种植面积、单产(天气、自然灾害是核心影响因素)、物流(运河水位、港口罢工、通关等)、贸易政策,前两个因素决定全球平衡表的库存中枢,后两个因素提供波动的脉冲,顺势跟着炒作吃一波,情绪消退跟着做回归又可以吃一波。

阅读全文 »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回老家送走了老人,整理文件类遗物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破碎发黄按满手印的纸张竟然能够把建国以来的历史全部串起来,我觉得这是民间视角下最贴近现实的历史信物。

另外家里还有孩子高考结束了,早两个月前我就开始憋书信,我本希望以文字的形式为后辈分享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少走弯路,也希望对方能尽早规划并追逐幸福。

阅读全文 »

上周五刚起床,就看到快讯推送以色列对伊朗展开了军事行动,此时我手上还持有两天前刚开的焦煤空单,基于情绪充分释放后的回调位置开仓的下单逻辑。

在那之前,供需层面上游因胀库减产,多头看到减产,空头看到胀库。量价呈现减仓上行、增仓下行的短期空头主导特点。盘面小时线上焦煤09的价格在前一晚刚刚摸到760,如果确切地跌破这一价格,就可以认为前期炒作的蒙煤、安监小作文都被证伪了。

阅读全文 »

落雪尘埃是我很久以前关注的微博上的一位期货交易大佬,从他分享的文字中可以汲取力量,我既瞻仰又感恩。

现在的互联网管理制度之下,很多论坛上宝贵的文字都丢失了,以前的天涯、后来的贴吧、还有新浪博客等等,所以我整理了落雪大佬的回忆录并保存在本地,一方面防止互联网激荡变革可能造成的内容不可访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常看常新。

真实的交易回忆录能在低谷期给我力量和勇气,我对这样毫无保留的分享表达十足的感激!

阅读全文 »

05/23:持有浮亏头寸时,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理变化

持仓浮亏了一周的时候,可能就3个交易日吧,内心潜意识里想的就是扛到浮赢了就要赶紧跑,这是典型的散户心理,浮亏死扛、扛到浮赢了就跑路的心理,会阻碍赚大钱,最终的结果就是赚小钱亏大钱。

当然,扛亏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需要止损,哪怕是期权。因为持有浮亏的单子会一直影响心态,影响操作,以至于在开仓的点位时机出来时不敢入场,无法开出新的单子来。

阅读全文 »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2012-2020投资随笔》这本书据说是砥俊资产内部学习资料,网上确实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叶老师曾经提到过在拜访梁瑞安时要了几本拿回去学习。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有机会拜读到这本书。

网上能找到的都是一些零星的随笔,整理转载之。

梁瑞安本人的介绍:

阅读全文 »

人始终在学习在进步,逐步加深了关于交易的很多东西的理解,对看图施工的理解、对读盘面本身的理解、对分析的理解、对叙事的理解、对卖方的理解、对一致性的理解,等等。

总结一下几个关键词,大概就是:

对盘面要更加重视、仓位都是大胆试错试出来的、投机要更加重视短期、卖方唯一的价值是以锦上添花的方式弥补自己逻辑的片面性、少预测、不要线性外推、先参与再观察后分析、事后归因交给卖方

阅读全文 »

刷到夏宇写的两篇对抄底的灵魂拷问,还是案例比较打动人心,转载之。

过去我喜欢精简的结论,典型的比如中式教材,我吐槽西方的书总是废话连篇,明明书中的观点一个序章就足够表达了,为啥写那么厚那么多废话。后来我发现只会复读结论是远远不够的,知行合一需要从实践中总结感悟,所以现在我更喜欢各种鲜活的案例。

关于抄底,我比较深刻的案例是工业硅和玻璃,尤其是工业硅,因为经历过。然而周期走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抄底被抄家的鲜活案例到处都是。

阅读全文 »

最近看了一眼工业硅,跌到8100了,属实是离谱,从业第四年,算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成本坍塌的威力。

我去年加过一个测算工业硅成本的群,那时候大概924的情绪刚消散没多久,SI主力合约从2411切到了2412,仓单最廉价交割品锚定到553,盘面价格在经历了前期421跌到9600上下之后,又从553的12600附近开始继续开启下跌。

在新规切换后,就有很多的卖方机构写了好多厕纸认为SI跌到位了,平衡表线性外推再加上当时的成本,确实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

阅读全文 »

在公众号八咏小筑的一篇文章《投产,如何影响商品价格节奏?》中,以24年底氧化铝 - 烧碱这个产业链为例,分析了投产逻辑对商品价格节奏的传导过程,拿起笔记认真的学习了,并做了笔记总结。

上游投产的价格运行模式

模式抽象:供应端现实偏紧,预期未来某个阶段供应会转宽松。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