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楽坂雪紀的投研笔记

呐、现在可以和你见面吗?我、等着你哟......

0%

开一个新的版面,取名就叫“想到哪写到哪”好了,杂谈、随笔、漫笔、散记,whatever。

下跌趋势中的反弹就像媚药,会深深迷惑每一个标榜长期主义、长线持仓、但却只关注着短期涨跌的投资者前仆后继地抄底,随后再狠心地重创他们

最近几天抽空读了读前辈们的书,回忆或传记类的书我尤其喜欢,我最喜欢温习前辈们犯下错误找到错误并改正错误的章节。

阅读全文 »

这应该是第三次读《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感受与前两次大不相同。我印象里,第一次阅读是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当时把图书馆里F区关于股票的书大多翻了一遍,这本书也不例外。但第一次囫囵吞枣快速翻过去了,没有留下什么感受。

第二次是自己身在市场中,账户资金曲线在往下走,看到网络上很推崇这本书,就在微信读书APP中快速地翻了一遍。现在还能在APP上找到当时标记的很多划线以及点评,但我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

阅读全文 »

人的七情六欲是无法被杜绝的,这应该成为最铁的基准假设,我不信有哪个正常人能完全杜绝,大脑的存在是刚性,主观意识的存在是刚性。除非大脑被破坏,身体的反应完全出自动物性的条件反射。

所以克服人的内心躁动才叫做修行。

林广茂操盘日记里提到过“呆若木鸡”的典故,人来到了不完全的世界,就不该去想做到完全,过度追求完美只会背离本质。

阅读全文 »

在短久期金融标的投机交易的范畴中,绝对不要被长期逻辑的相对确定性麻痹,而忽视和掩盖了短期逻辑择时的必要性,否则容易被温水煮青蛙。顺势而为的进一步表述是要踩对节奏。

玻璃有不少散户多头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大体上散多是这样的逻辑:“企业没有利润了必须要停产,同时价格在图表上处于历史低位,所以做多有安全边际,下方空间有限且上方空间无限。”

阅读全文 »

下午呆呆坐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技术分析中有一个关于趋势的假设,即在上涨的行情中,每一次的回调,低点都比上一次回调时产生的低点更高。等待回调做多以及前一个回调低点止损都是基于这一假设,那么低点跌破前一个回调低点的概率有多大呢?

从逻辑上来讲,上涨趋势中回调跌破前一个同级别回调低点的概率是很低的,一旦跌破,就说明在这个级别上的趋势被打破了。从实际行情来说也是这样,在波动率不变的情况下,“反复跌破回调”和“上涨趋势保持”这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阅读全文 »

杭州这个月的气温波动率很高,先经历了从最低1度左右迅速攀升到接近30度,然后又在前几天快速回落到4度,下周又要爬升到接近20度。

昨晚应该是接下来大半年里最冷的一晚了,当时在外面散步,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话:“今晚的温度是铁底,之后的上涨趋势不会再跌破这个底部”。

我收起了我冬季的厚衣服,这一轮冷空气驱动的回调我都没穿上,后面也不会有机会再穿了。

阅读全文 »

  1. 当前定性:多空不明朗,前期野库的假设被证伪,目前处于一个基本面供需的空档期,供应空档、需求也疲软,多空都缺乏明显的驱动,差不多摆在明面的东西都已经被计价了。
  • 此时此刻多头在交易什么、空头在交易什么,都是很清晰的。多头逻辑的核心在于高价刺激不出产量,需要把价格再拉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去抑制下游需求;空头逻辑在于高价能够刺激出产量,理由是1-2月进口数据。
阅读全文 »

某个白银商品基金的业绩表现让我十分震惊,于是心血来潮分析一下场内商品型基金的业绩表现。

黄金

A股目前盘子最大的黄金ETF,持仓标的物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9和AU9995,比较基准为国内黄金现货价格收益率,从业绩来看,略差于基准,但还可以接受,13年至今的偏离不算大。

阅读全文 »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2011-03-24 20:22:15)

王志文《天道》里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了解市场和了解自己,哪个更重要?其实一样重要,不过了解市场比较容易,花几年时间潜心研究,你一定会了解某个市场,但是了解自己却很难,有人一辈子也做不到。

但是在投资市场这个战场里想要成功,不了解自己是肯定不行的,了解市场的人往往被自己打败。

阅读全文 »

棉花处于五浪三(2011-01-31 12:35:49)

今天重新把棉花的半小时线看了一遍,不出意外的话,三浪在33600时走完了,目前走到五浪中的第三浪,这一浪有可能在34300左右结束。如果按照理想波浪,回调会到31000,最终走到37000左右,但是这种理想情况需要多因素配合。如果春节后市场真的如我所料跌回31000,那么棉花在之后的1个月见到大顶的概率高达90%以上。现在做好一切做空准备,耐心等待,可以不做,但是一定不在我不舒服的地方做。

阅读全文 »

在商品圈子里,有一句话叫“可做可不做的机会尽量不做”,做不做是一个高度主观化的关于权衡取舍的问题,意味着在长期矛盾和短期利好交织在一起的状态中,踏空和止损总要选一个。

  1. 地产过去几年新开工的走势决定了玻璃行业长期的产业总量矛盾,如果没有外生因素的介入,玻璃未来几年向下交易的大方向应该作为一种基准假设,远月的升水也能给出更多空间。
阅读全文 »

昨天有朋友在上一篇文章中讨论到春节后铁水产量持续回升但成材下跌的问题。迫于回复字数限制没有能够讲清楚,公众号一天又只能发一篇,所以放到今天的文章。

成材的需求主导整个黑链的逻辑肯定是对的,当前因为电炉钢占比还很低,23年占比大概在10%,按照规划25年达到15%,而长流程粗钢占比仍高达90%,所以成材的需求,向前传导其实就是铁水的产量。

阅读全文 »

叙事从分歧开始,在市场舆情形成一致性时奔向高潮并走向落幕;趋势在预期偏差中酝酿,并在形成共识时终结。

市场舆情形成共识是十分值得警惕的,散户容易在共识达成时才进场帮助场内玩家完成换手止盈,并在击鼓传花中接过最后一棒。

反之,巨大的分歧却总是让人十分兴奋,不仅意味着潜在空间巨大,也意味着时间还比较早。幸运的是,橡胶当前仍处在高度的分歧中。

阅读全文 »

Jerry Ma最近有一篇文章中对黑色系的价格涨跌规律做了一个定性,即正反馈驱动上涨,负反馈驱动下跌。十分简洁精炼的总结,对价格的影响因素做减法,对我们观测的不稳定的数据对象做减法,力求抓住主要矛盾,受益匪浅。

我们先梳理一下正负反馈背后的价格规律,再对价格规律做一个简单的复盘,在历史中寻找有哪些打破规律的情况,进而可以帮助我们在应用简化的价格规律时,可以对潜在的可能短期超越规律的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阅读全文 »

在短久期标的投机交易的范畴中,绝对不要被长期逻辑的相对高确定性麻痹,而忽视和掩盖了短期逻辑择时的必要性,否则容易被温水煮青蛙。

交易就是“试错-等待”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确定性可言。事后的合理性并不代表事前的确定性,这意味着每一次交易都是一次新的试错,历史经验并没有那么管用。如何保持心态平稳,赚了钱不飘、亏了钱不气馁,才是每位交易员的必修课。

阅读全文 »

技术分析的边际收益不及基本面分析,渐渐地觉察到,对于个人的体系来说,最核心的东西是判断方向和节奏,或者进一步讲,判断出是区间震荡、还是震荡涨跌、还是单边涨跌,换言之,给市场定性,给市场界定边界

市场定性不同,操作思路也是很不同的,单边的上涨和下跌中适合逢突破买入,此时任何位置追进去都是合适的,如果用回调买入的思路,将等不到回调,真等到回调的时候,最流畅的行情阶段已经过去了,并且趋势基本也已经走完了一大半。

阅读全文 »

重势不重价

重势不重价,这句话隐含了交易中的很多基本原则,比如要顺势,严禁逆势扛单;比如要止损,严禁浮亏加仓;比如反对恐高情绪和抄底情结。

逆势没有问题,顺大势逆小势找入场点可以把止损幅度缩小;

单独扛单也没有问题,除非是tick级高频,周期稍微大一点开仓进去都会存在短时间的浮亏。

阅读全文 »

氧化铝去年下半年的上涨行情,以及伴随暴涨之后今年一季度的下跌行情,用一句大风大浪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价格的上涨超出了预期,下跌也同样超出了很多预期。再次回顾,氧化铝去年3%的供需缺口带来40%的价格上涨

氧化铝-烧碱这条产业链的逻辑转折很有复盘的价值。

阅读全文 »

SGS、ITS和Amspec在棕榈油出口数据统计上虽大体框架相似,但统计方式和样本存在一定差别,这也导致三家的数据往往不一致。主要差异体现在:数据收集渠道侧重不同统计样本覆盖范围不同检验方法和标准细微不同样本选取时间不同数据处理和录入误差企业信息报送差异

但核心差异我认为是在统计样本上,其他差异都不太重要。

阅读全文 »

克服害怕追单的心理

散户有两种比较典型的思维:①抄底思维、②追涨思维。

我的抄底思维一直改不掉,尽管现在已经不会在一个缺乏预期的商品上抄底了,更不会轻易摸顶做空一个商品,但是这个思维的潜在影响是,面对一个突发的明确的利多/利空消息,我对消息掌握的时效性也较强,但由于盘面已经走了一小截,我就不敢再追进去了。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