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楽坂雪紀的投研笔记

呐、现在可以和你见面吗?我、等着你哟......

0%

每次犯了自己无法容忍的错误时,都必须要认真总结反思,我把403和423列入了特殊日期,前者就叫关税冲击日,后者就叫黄金南绷日好了。

这个月,主要犯了两个错误,1. 4月3日判断了方向,但是没有坚定入场,甚至连期权都没有开进去;2. 4月23日判断了黄金短期要下跌的方向,但是上午也没有坚定入场,而下午在经历过一波急跌后突然像被操控了一般追空进场杀红了眼。

这个月除了这两个错误,其他问题基本没有怎么犯,绝对不要上头。

阅读全文 »

1. 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是指个人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资讯,来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设的趋势。

不论是投资中,还是生活中,人们都喜欢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忽视或轻视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证据。比如你坚信某只股票未来会大涨,就会不断地寻找关于这只股票的积极消息和分析报告,忽略那些潜在的风险。

阅读全文 »

事件驱动型机会分为两种:

  1. 事件发生在盘前,比如周末、后半夜、午后休市等,以这次关税事件为例
  2. 事件发生在盘中,比如发生在上午的小作文、发生在晚上的战争等,以2月份螺纹小作文和刚果战争为例

事件发生在盘前,开盘后也有四种可能性:

阅读全文 »

利弗莫尔在回忆录中有一句话:“不下注,你永远不知道输赢”。

在下单的胆量方面,我认为交易员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新手期时满仓梭哈不会有半点犹豫;经历过毒打和反复爆仓后对下单产生了心里障碍;克服下单的心理障碍并形成正反馈后能够在关键时刻敢于下重注。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简单复盘一下4月3日为什么没有下注,以及盘中写下的一些分析笔记。

阅读全文 »

克罗是一位投机大师,我对他的了解大多是从知乎上刷到的,印象里有人称他为投机的布道者,有很长一段时间把base设在香港,也在大陆长期活动过,也有人说他是善终的投机家,因为喜欢吃薯片而且是狂吃薯片,导致肥胖和心脏病。以上都是我刷到过的帖子给我留的印象。

这次读了他的《克罗谈投资策略——神奇的墨菲法则》,序中说这是第六本书,有机会的话我想读一读他个人交易路上的面对过的荆棘和波折。

阅读全文 »

在知乎看到一篇对“投资”和“交易”这两个概念及范式做区分的文章,感觉写的很好,转载之。

我想,大多数人刚进入投资/投机行业时,都是标榜自己是来投资的,但如果等他在这个行业沉淀几年后再回过头去审视自己,可能都会发现自己曾经犯的错误都可以概括为“指导范式与实际行为完全背离”,或者换句话说,赚小亏大。

文章转载自知乎网友Undefined​​,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579609/answer/116557485467

阅读全文 »

每个高危行业都会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事故案例,高危行业的事故大多数都是操作不当引起的,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没有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投资行业也是如此,这是一个管理风险的行业。

因此,我打算开一个单独的分类,用来搜集亲身经历过的黑天鹅以及由其引发的投资事故案例,用来定期学习警醒。希望大家内心都有一个投资交易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规程的禁止条目。

阅读全文 »

改变全球百年贸易格局的事件,不太可能一两天就完成price in。从博弈的角度,在危机模式中,如果没有事件出来打断叙事,只要市场上还充斥着抄底的声音,那通常便不是底。

上午观测到伦铜在内盘开盘后开始快速上涨,并很快打开了沪铜的跌停板,白银同样如此。

照理来讲,像铜和白银这样的国际宏观大品种,没有道理伦铜只是看着你沪铜的脸色,就蹭蹭蹭地往上贴。中间必然存在着一股力量去收敛价差。

阅读全文 »

“叙事”凭借其利于理解、便于传播、充分调动情绪的特点,往往与之伴随的都是纯粹的、极端的情绪。此时任何基于理性思考所采取的提前下注都是节奏上的不合时宜

早上起来看到群里面聊天,有群友提到:“2020年3月9日国际原油日跌27%”,这我是挺诧异的,原油这种全球贸易额超两万亿美元的大宗,单日这么巨幅的下跌?认真的吗?

阅读全文 »

人的成长从祛魅开始,直到深刻地理解“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而不是玩笑式地复读这句话

在交易上,也有很多看起来十分高大上的、深不可测的、带有神秘学色彩的概念,交易者需要一个个地对这些概念祛魅,对提出观点的大佬祛魅,对金融意见领袖祛魅,才能不断精进。

祛魅的过程,就是从“知道”到“深刻地理解”的过程,或者换个神秘学色彩的说法——悟道。

阅读全文 »

危化品行业有安全操作规程,金属切削机械有安全操作规程,建筑工程施工有安全操作规程,每个高危行业都有自己的安全操作规程,每一条规范和约束背后都有无数血泪的教训。投机行业也如此。

每个行业也都有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随意违规操作的从业人员,他可以每一次都安然无恙,显得很酷,但出事的那一次,他会死,然后会成为别人的事故案例被广泛学习。

阅读全文 »

开一个新的版面,取名就叫“想到哪写到哪”好了,杂谈、随笔、漫笔、散记,whatever。

下跌趋势中的反弹就像媚药,会深深迷惑每一个标榜长期主义、长线持仓、但却只关注着短期涨跌的投资者前仆后继地抄底,随后再狠心地重创他们

最近几天抽空读了读前辈们的书,回忆或传记类的书我尤其喜欢,我最喜欢温习前辈们犯下错误找到错误并改正错误的章节。

阅读全文 »

这应该是第三次读《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感受与前两次大不相同。我印象里,第一次阅读是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当时把图书馆里F区关于股票的书大多翻了一遍,这本书也不例外。但第一次囫囵吞枣快速翻过去了,没有留下什么感受。

第二次是自己身在市场中,账户资金曲线在往下走,看到网络上很推崇这本书,就在微信读书APP中快速地翻了一遍。现在还能在APP上找到当时标记的很多划线以及点评,但我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

阅读全文 »

人的七情六欲是无法被杜绝的,这应该成为最铁的基准假设,我不信有哪个正常人能完全杜绝,大脑的存在是刚性,主观意识的存在是刚性。除非大脑被破坏,身体的反应完全出自动物性的条件反射。

所以克服人的内心躁动才叫做修行。

林广茂操盘日记里提到过“呆若木鸡”的典故,人来到了不完全的世界,就不该去想做到完全,过度追求完美只会背离本质。

阅读全文 »

在短久期金融标的投机交易的范畴中,绝对不要被长期逻辑的相对确定性麻痹,而忽视和掩盖了短期逻辑择时的必要性,否则容易被温水煮青蛙。顺势而为的进一步表述是要踩对节奏。

玻璃有不少散户多头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大体上散多是这样的逻辑:“企业没有利润了必须要停产,同时价格在图表上处于历史低位,所以做多有安全边际,下方空间有限且上方空间无限。”

阅读全文 »

下午呆呆坐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技术分析中有一个关于趋势的假设,即在上涨的行情中,每一次的回调,低点都比上一次回调时产生的低点更高。等待回调做多以及前一个回调低点止损都是基于这一假设,那么低点跌破前一个回调低点的概率有多大呢?

从逻辑上来讲,上涨趋势中回调跌破前一个同级别回调低点的概率是很低的,一旦跌破,就说明在这个级别上的趋势被打破了。从实际行情来说也是这样,在波动率不变的情况下,“反复跌破回调”和“上涨趋势保持”这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阅读全文 »

杭州这个月的气温波动率很高,先经历了从最低1度左右迅速攀升到接近30度,然后又在前几天快速回落到4度,下周又要爬升到接近20度。

昨晚应该是接下来大半年里最冷的一晚了,当时在外面散步,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话:“今晚的温度是铁底,之后的上涨趋势不会再跌破这个底部”。

我收起了我冬季的厚衣服,这一轮冷空气驱动的回调我都没穿上,后面也不会有机会再穿了。

阅读全文 »

  1. 当前定性:多空不明朗,前期野库的假设被证伪,目前处于一个基本面供需的空档期,供应空档、需求也疲软,多空都缺乏明显的驱动,差不多摆在明面的东西都已经被计价了。
  • 此时此刻多头在交易什么、空头在交易什么,都是很清晰的。多头逻辑的核心在于高价刺激不出产量,需要把价格再拉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去抑制下游需求;空头逻辑在于高价能够刺激出产量,理由是1-2月进口数据。
阅读全文 »

某个白银商品基金的业绩表现让我十分震惊,于是心血来潮分析一下场内商品型基金的业绩表现。

黄金

A股目前盘子最大的黄金ETF,持仓标的物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9和AU9995,比较基准为国内黄金现货价格收益率,从业绩来看,略差于基准,但还可以接受,13年至今的偏离不算大。

阅读全文 »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2011-03-24 20:22:15)

王志文《天道》里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了解市场和了解自己,哪个更重要?其实一样重要,不过了解市场比较容易,花几年时间潜心研究,你一定会了解某个市场,但是了解自己却很难,有人一辈子也做不到。

但是在投资市场这个战场里想要成功,不了解自己是肯定不行的,了解市场的人往往被自己打败。

阅读全文 »